时间: 2025-04-26 23: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2:11
春寒恻恻浑难定。
有个春人病。
兰愁拥髻可怜他。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
一枝清瘦棠梨影。
小院沈沈静。
柔魂能彀再销么。
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
春寒料峭,让人难以安定。
有一个人在春天里感到忧伤。
她那忧愁的兰花发髻,真让人心疼。
又是天涯的芳草,无法歌唱。
一枝清瘦的棠梨影子,
小院子里静悄悄的,
柔弱的灵魂还能够再燃烧吗?
走到那无人之地,落花满地。
作者介绍:蒋敦复,清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以细腻、清新见长,善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寒之际,正值新旧交替之时,抒发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寒中的孤独与忧伤,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虞美人七首 其二》以春寒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的“春寒恻恻浑难定”,将读者带入一个冷清的春天,气候的寒冷与心情的低沉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提到“有个春人病”,暗示着在这春日的寒意中,某个女子正经历着情感的煎熬。她的“兰愁”不仅是对兰花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此句运用典型的离愁意象,芳草象征着美好与青春,但因距离而无法相聚,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可奈何。接下来的“清瘦棠梨影”,以清瘦的影子暗喻孤独的身影,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小院沈沈静”则呈现出一种寂静的美,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与沉默。而“柔魂能彀再销么”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能否再次燃起柔弱情感的疑问,深刻反映出对爱情与生活的迷茫。最后一句“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落花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失落,诗人在无人之地的徘徊中,似乎在寻找那已逝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的冷清与内心的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内心孤独的深刻思考,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春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怒火
B. 寂寞
C. 幸福
D. 喜悦
填空题:诗中“兰愁拥髻可怜他”中的“兰愁”指代的是__。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春天的快乐与欢愉。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孤独。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在春天时节的情感波动,但蒋敦复的作品更加突出对孤独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