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其三 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虞美人 其三 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时间: 2025-05-07 10:12:37

诗句

布帆婀娜江州至。

贻我相思字。

怀中一日九开看。

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

潮平若泛西陵渡。

须把滕王赋。

南州榻冷剑城凉。

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2:37

原文展示

《虞美人·其三》
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作者:毛奇龄

布帆婀娜江州至。贻我相思字。
怀中一日九开看。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
潮平若泛西陵渡。须把滕王赋。
南州榻冷剑城凉。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

白话文翻译

我乘着轻盈的帆船,经过江州的湖面,
你寄给我的,是满载相思的信笺。
我每天在怀中反复阅读,
还记得那旧时的风雨夜,依偎在栏杆旁。
潮水平静,仿佛在西陵渡口上漂浮,
我想吟诵《滕王阁序》。
南方的床榻冰冷,剑城的夜晚寒凉。
请问延陵的君子,你何时能下南昌?

注释

  • 布帆婀娜:形容船帆轻盈美丽。
  • 江州:指江州地区,此时为江南水乡。
  • 贻我相思字:给我寄来了表达思念的信。
  • 怀中一日九开看:在怀中每天反复阅读九次。
  • 潮平若泛西陵渡:潮水平静,仿佛在西陵渡上漂浮。
  • 须把滕王赋:想要吟诵《滕王阁序》,指代李白的名篇。
  • 延陵:指的是延陵君(吴王的儿子),象征着才华出众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毛奇龄(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早期受到明代文学的影响,后期又融入清代的文风。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归途之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江州、滕王等地皆为文化名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的尊重。

诗歌鉴赏

此诗以江州的水乡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的感受。开篇“布帆婀娜江州至”便设定了轻盈的意象,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紧接着,作者通过“贻我相思字”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思念之情,仿佛那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怀中一日九开看”则显示出作者对这份思念之情的珍视与反复咀嚼。这里的“九开”不仅是数量上的强调,也暗示着思念之深,令人感受到一种几近痴迷的情感。

随后,诗人提到“潮平若泛西陵渡”,这里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相结合,潮水的平静映照着他内心的宁静与期待。紧接着的“须把滕王赋”则是一种文化的召唤,表达了对古典文学的敬仰,也暗示着他对友人共享文学情怀的渴望。

最后两句“南州榻冷剑城凉”,则将情绪推向高潮,南方的冷床和剑城的凉意,象征着孤独与寂寞。通过“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一句,诗人期待着与友人的重聚,这不仅反映了友情的珍贵,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布帆婀娜江州至”:描绘江州水乡的美丽与静谧。
    • “贻我相思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怀中一日九开看”:强调思念的深刻与频繁。
    • “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追忆往昔,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潮平若泛西陵渡”: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 “须把滕王赋”:对古典文学的向往与尊重。
    • “南州榻冷剑城凉”:象征孤独与寂寞。
    • “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期待重聚,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信件相联系,增强情感。
    • 对仗:如“南州榻冷剑城凉”,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乡、帆船、潮水等意象交织,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期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布帆:象征着自由与轻盈,体现出诗人心中渴望与期待的情感。
  • 江州:代表着水乡的宁静,寄托着作者的思念与归属感。
  • 相思字:象征着情感的传递与沟通,承载着深厚的友谊。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静,反映诗人对往昔的缅怀。
  • 滕王:代表着文学的传统与文化的积淀,展现出诗人的文化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布帆婀娜江州至”中,“婀娜”的意思是: A. 轻盈美丽
    B. 高大威猛
    C. 沉重悲伤
    D. 迅速飞奔

  2. 诗中提到的“滕王赋”是谁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3. “南州榻冷剑城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与欢快
    B. 孤独与思念
    C. 安宁与悠然
    D. 绝望与痛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毛奇龄的《虞美人·其三》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壮丽,而毛奇龄则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文化的追忆。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主题上的相似与风格上的差异,展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毛奇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麻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九 香儿芳辰有寄 希夷堂 友人屡劝拜佛不胜其烦 诗偈 其三十三 谢于楚由川入楚将东归歙复北上有姬在燕也 奉诏再任诸掾曹有诗因次其韵 杂言四首 其二 卜云林篇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伊索寓言 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学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哑子做梦说不清 熟睡 母字旁的字 老蚕作茧 添色 包含恶的词语有哪些 得心应手 怙冒 禾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优转 任真自得 秉正无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