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9:50
萱帏影事都无记。少小顽如醉。芳心芳草两霏微。枉自沉吟游子报春晖。慈云幻作空香灭。人世真凄绝。不堪著耳杜鹃声。弹指如今二十四清明。
这段时间的萱草和帷幕上的事情我已经记不清了。年轻的时候如同醉酒一般无知。心中对芳草的眷恋如此微弱。徒然自吟,游子却无法回报春天的光辉。慈祥的云彩仿佛幻化成空洞的香气消散了。人世间的情感真是令人凄绝。不堪忍受耳边杜鹃的啼鸣。转眼间,已经是二十四个清明节了。
“杜鹃声”常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杜鹃在春夏之交鸣叫,常让人联想到离别和哀愁。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也与忆亲、思乡相关,因此诗中的情感与节日相呼应。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明时节,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亲情的深刻思考和人生的感悟。
《虞美人 其二 扫墓归舟》通过清明节的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怀念。首句“萱帏影事都无记”中,通过“萱”字,唤起了对母亲的思念,接着用“少小顽如醉”表现出年轻时的无知与顽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成长的反思。
后面几句“芳心芳草两霏微”,则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游子对春天的憧憬与回报的无能为力,令人感到一丝惆怅。尤其是“慈云幻作空香灭”,写出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失落,情感愈加浓厚。
最后的“弹指如今二十四清明”,以时间的流逝为结尾,令整首诗更显无常之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对人生、亲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渗透出浓厚的乡愁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萱帏”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房屋
B. 母亲的房屋
C. 游子的住所
“杜鹃声”常用来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思乡和离别
C. 自然风光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怀念?
A. 朋友
B. 故乡和亲人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