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在世为仙须有分

《临江仙·在世为仙须有分》

时间: 2025-04-27 07:40:27

诗句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

寸丝不著挂形骸。

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敕宣至金台。

传言问汝有何哉。

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27

原文展示

临江仙·在世为仙须有分
作者: 何蓑衣道 〔宋代〕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
寸丝不著挂形骸,蓑衣为伴侣,
箬笠作家怀。行满三千上界,
奉敕宣至金台。传言问汝有何哉,
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

白话文翻译

在世为仙的人必须有缘分,不必素食和持斋。
没有一丝丝的束缚,身形轻松自在,
蓑衣是我的伴侣,箬笠是我的家。
行走满三千界,奉命宣至金台。
有人问你有什么见解,
人生长久富贵,阴德将会在未来显现。

注释

  • 何蓑衣道:宋代道士,崇尚道教文化,追求长生不老。
  • :缘分。
  • 素食持斋:指遵循素食和斋戒的宗教习俗。
  • 寸丝不著:形容没有任何的束缚。
  • 箬笠:用箬叶编制的斗笠,象征隐逸生活。
  • 行满三千上界:形容游历广阔,达到高境界。
  • 奉敕:受命。
  • 金台:道教中神仙的住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蓑衣道,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道士,热爱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他的诗歌多以道教思想为背景,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及对仙道的向往。在当时,许多人向往隐居生活,希望通过修炼道教达成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歌鉴赏

《临江仙·在世为仙须有分》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的诗作,诗人以清新隽永的语言,表达了对仙道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在世为仙须有分”,开宗明义,强调成为仙人的前提是缘分,这不仅是对世俗生活的放下,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素食持斋”的否定,传达出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身外之物不会成为修行的障碍。

在意象的运用上,蓑衣和箬笠的出现,象征了隐逸生活的从容与自然,重申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后半部分提到的“三千上界”,则是对道教宇宙观的体现,隐喻着精神的升华与追求。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抛出“传言问汝有何哉”,引发读者的思考,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关注内心的修炼与积德。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流畅自然,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和夸张,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道教哲学的深入理解,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在世为仙须有分:成为仙人需要机缘。
  2. 不须素食持斋:不必拘泥于素食和斋戒。
  3. 寸丝不著挂形骸:身心都不受束缚。
  4. 蓑衣为伴侣:蓑衣是我生活的伴侣。
  5. 箬笠作家怀:箬笠是我心灵的栖息地。
  6. 行满三千上界:经历了无数的境界。
  7. 奉敕宣至金台:奉命到达仙界的金台。
  8. 传言问汝有何哉:有人来询问你的见解。
  9. 人生长富贵:人生中富贵常在。
  10. 阴骘种将来:积德会在未来获得回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蓑衣为伴侣”,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寸丝不著,挂形骸”,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三千上界”,表现境界的辽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强调精神修炼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蓑衣:象征隐逸与自然。
  • 箬笠:象征宁静的心灵家园。
  • 金台:象征道教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在世为仙须有分”的意思是: A. 成为仙人需要缘分
    B. 必须修行才能成为仙
    C. 需要素食持斋
    D. 以上皆是

  2. 诗人提到的“蓑衣”和“箬笠”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宁静
    C. 权力
    D. 亲情

  3. “人生长富贵,阴骘种将来”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物质
    B. 积德行善
    C. 享乐主义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享受当下的豪情。
  • 王维的《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和谐,体现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欣赏》
  • 《道教文化与诗词》

相关查询

酒中十咏。酒旗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 太湖诗。桃花坞 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 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上声 开元寺佛钵诗 题潼关兰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明 遗镞 虎字头的字 齐字旁的字 财结尾的成语 牵经引礼 包含槁的成语 一龙九种 弱水之隔 黽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那须 一枝一栖 悔结尾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高世之主 刻眡 先吾著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