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筹堂四首 其三 书

《和筹堂四首 其三 书》

时间: 2025-08-05 13:36:12

诗句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

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3:36:12

诗词名称: 和筹堂四首 其三 书

作者: 李俊民 〔金朝〕

原文展示: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诗中提到的“一坑科斗灰”象征着过去的无数牺牲和努力,却难以解开祖先留下的困惑。而“挟策人”则暗示着世人对权谋的追求,如今又有谁愿意倾听和关注这些历史的教训呢?

注释:

  • 坑科斗灰:指的是科研与斗争的成果化为灰烬,寓意历史的消逝与无奈。
  • 祖龙惑:祖龙是指黄帝,象征着祖先的智慧与遗产,难以理解的历史困惑。
  • 挟策:携带策论,指有志之士。
  • 席肯侧:意为愿意倾听,侧耳而听。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俊民,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金朝时期,社会动荡,历史教训犹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意识。诗中通过“坑科斗灰”来揭示历史的沉重,仿佛在诉说着无数奋斗者的牺牲和努力,然而这一切却似乎被历史的迷雾所掩盖,难以被后人所理解和继承。接着,诗人提到的“三两挟策人”则代表了当下对权谋的渴望与追逐,质疑如今的人们是否愿意倾听那些历史的教训和智慧。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仿佛在呼唤人们重视历史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坑科斗灰”:意指历史的努力化为灰烬,表达对历史的悲叹。
    • “难破祖龙惑”:强调祖先的智慧和遗产被后代所困惑,难以理解。
    • “三两挟策人”:代表世间有志之士仍在追逐权谋。
    • “今谁席肯侧”:质问当今人是否愿意倾听历史的教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努力比作“斗灰”,形象而有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警示后人珍视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意象分析:

  • 坑科斗灰:象征着历史的消逝和无奈。
  • 祖龙:代表智慧与历史的沉重。
  • 挟策:象征权谋与智慧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一坑科斗灰”中的“坑”意指什么? A. 坑道 B. 深渊 C. 牺牲与努力
    2. “今谁席肯侧”在表达什么? A. 对历史的忘却 B. 对权谋的追逐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春望》中展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与李俊民的历史反思相呼应。
    •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与李俊民的直接叙述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咏画屏风诗 十八 咏羽扇诗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 二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园庭诗 周宗庙歌 皇夏 弄琴诗 一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四 拟咏怀诗 二七 重别周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达的成语 憨态可掬 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专心致志 分队 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粉肉 遮风挡雨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攴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包含鞋的成语 秃宝盖的字 分疏 谷字旁的字 折冲将军 削壁 骨字旁的字 难易相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