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35:42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不要只在中原叹息黍离的苦楚。
元和年间的圣德,如君子的诗篇。
老了之后,谁能像我一样承受?
我归隐山林,
青山之中,生计实在难以思量。
谁为我筑起那十丈高的诗墙?
直冲云霄。
看你斩将,举起旗帜。
歌舞正浓,这里还有话说。
记住,
我的白须已不再是少年时的模样。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感悟加深之时。酒宴歌舞的场景让他回忆起过往的辉煌与青春,感慨时光流逝。
辛弃疾在《定风波》这首词中透过酒宴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开头以“莫望中州叹黍离”引入,表达对中原的思念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索。接下来的“老去不堪谁似我”则传达出对年华易逝的无奈,诗人以自我为例,表达对老去的惆怅与无奈。
而“青山活计费寻思”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隐喻着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一句“须髯不似少年时”,则是对自身变化的无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青春的渴望。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艺术造诣,也折射出他对历史、社会及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酒宴的热闹与个人的感慨,展现了对人生无常、青春流逝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认识。
《定风波》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须髯”指的是?
“青山”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