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六言十二首

《春日六言十二首》

时间: 2025-05-02 11:14:18

诗句

黄亭罋闻酒美,白湖船至籴平。

珠衱丽人出郭,银钗村姑入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4:18

原文展示

春日六言十二首
刘克庄 〔宋代〕
黄亭罋闻酒美,白湖船至籴平。
珠衱丽人出郭,银钗村姑入城。

白话文翻译

在黄亭旁听说酒的美味,白湖的船只驶来贩卖谷物。
华丽的女子走出城郭,村里的姑娘也来到城里。

注释

  • 黄亭罋:黄亭指的是一个地方,罋是酒器,这句话描绘了酒香四溢的场景。
  • 白湖:这里指的是一个湖泊,白湖船是指从该湖出发的船只。
  • 珠衱:珠衱是指用珠子装饰的衣服,象征着富贵美丽。
  • 银钗:用银制作的钗子,村姑的形象与城市的华丽形成对比。
  • 籴平:籴是指买卖谷物,平是指平静、安稳。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酒美、船只贩卖等意象反映了春日的生机与繁荣,体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繁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繁荣的市井生活。开头两句“黄亭罋闻酒美,白湖船至籴平”刻画了春日里酒香四溢、船只来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富饶。接下来的两句“珠衱丽人出郭,银钗村姑入城”则通过对比,生动描绘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象,华丽的女子与朴素的村姑相映成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与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颇具匠心,黄亭、白湖、珠衱、银钗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农忙的景象。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增添了层次感,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亭罋闻酒美:描绘了春日黄亭旁的酒香,引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2. 白湖船至籴平:白湖的船只到达,带来了粮食,寓意丰收与繁荣。
    3. 珠衱丽人出郭:华丽的女子走出城郭,展示了城市的繁华与美丽。
    4. 银钗村姑入城:村姑的到来,展现了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交汇。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珠衱丽人”与“银钗村姑”,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运用了黄亭、白湖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排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繁荣与生活的多样性,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黄亭:象征着春日的美好与欢快。
  • 白湖:代表自然的丰盈与富饶。
  • 珠衱: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与富贵。
  • 银钗:代表乡村的淳朴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亭罋闻酒美”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酒香四溢的场景
    • B. 船只来往的场景
    • C. 城市的繁华
  2. 诗中“珠衱丽人”与“银钗村姑”两者的主要对比是什么?

    • A. 美丽与丑陋
    • B. 城市与乡村
    • C. 富贵与贫穷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与李白的春日描写,刘克庄更注重细腻的市井生活,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的饮酒作乐,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萧秘校 送吴冲卿学士归蔡州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僧元复院枕流轩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答陈五进士遗山水枕屏 送知保定军李太保 再送蒙寺丞赴郢州 松风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得鱼忘荃 寸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有忝祖德 风狂雨横 蠕蠕而动 衣绣夜游 年富力强 人定胜天 双人旁的字 滥用职权 貝字旁的字 节衣缩食 援引荐举 包含襁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