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循梅路口四首

《循梅路口四首》

时间: 2025-05-02 14:11:08

诗句

钞法如弓末愈张,可堪于比更求详。

只应新执牙筹者,拾得研桑肘后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08

原文展示

《循梅路口四首》
作者:刘克庄

钞法如弓末愈张,
可堪于比更求详。
只应新执牙筹者,
拾得研桑肘后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方法的深思。他比喻“钞法”像弓的末端越拉越紧,暗示其复杂和难度;接着他提到对比和详细探究的重要性;最后,他指出只有那些新的掌握方法的人,才能在经过努力后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成果。

注释

  • 钞法:指一种文字的书写或抄写方式,可能与书法或文书处理有关。
  • 弓末:弓的末端,形容事物的紧张状态。
  • 牙筹:古代一种计数工具,指用来做记录的筹码。
  • 桑肘:桑树的树枝,通常用来比喻细致入微的观察或研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因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推崇。刘克庄的诗作往往蕴含哲理,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循梅路口四首》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学问和方法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技巧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钞法如弓末愈张”开篇,开宗明义,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写或记录的复杂性与弓的张力相提并论,生动地表现出其中的艰辛与挑战。接下来的“可堪于比更求详”则深入探讨了对比和细致分析的重要性,强调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详细的研究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两句“只应新执牙筹者,拾得研桑肘后方”则传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只有那些掌握了新方法、新工具的人,才能在经过细致的努力后,获得真正的成果和理解。这不仅是对学问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的一种借鉴,提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不断探索和学习。整首诗言简意赅,层次清晰,既有哲理性又具实用性,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钞法如弓末愈张:钞法的复杂与难度如同弓被拉到极限,形象地表达了对事物的紧张感。
  2. 可堪于比更求详:面对复杂的事物,应当更加注重对比和求详细的过程。
  3. 只应新执牙筹者:只有那些掌握新方法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4. 拾得研桑肘后方:经过细致的研磨和努力,最终获得的理解和成果才是有价值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钞法如弓”将复杂的过程与弓的拉紧状态相类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比:强调了新旧知识方法的对比,突出了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知识的获取和方法的掌握展开,强调了在面对复杂事物时,细致学习和不断探索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紧张和挑战,表示事物的复杂性。
  • 牙筹:象征着工具与方法,代表获取知识的途径。
  • 桑肘:象征细致的研究,暗示功夫与努力的必不可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钞法如弓末愈张”是用什么比喻来表达复杂性?

    • A. 弓
    • B. 箭
    • C. 刀
  2. 诗人认为谁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

    • A. 只会抄写的人
    • B. 新掌握方法的人
    • C. 不学习的人
  3. “拾得研桑肘后方”中的“桑肘”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工具
    • B. 细致的观察
    • C. 睡觉的地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循梅路口四首》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反映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方法与学习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宁静的追求。这种思想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创作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为《循梅路口四首》的详细解析与讨论,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春舟中 宜曛洞 船厂阻雨 韬钤深处 晓征 春郊行 督兵过潮州渡 客馆 过文登营 题武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沉痼自若 方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一栖不两雄 奔月 羊字旁的字 垂帘听决 恶虎不食子 逸秀 以介眉寿 鸟字旁的字 千寻 立本羞 函盖乾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