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9:13
偶书 其一
作者: 张镃 〔宋代〕
移居桂隐诗全少,
半为支离半为慵。
今日一杯才引兴,
便成七字不求工。
鹤来池畔閒寻水,
蝉在松梢快语风。
门外车尘红似火,
唤渠不应嗫嚅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移居而诗作减少的感慨,诗的内容大半是支离的碎片,另一半则是懒散的心情。今天,喝了一杯酒,稍微提起了兴致,于是便写下了七个字,不求工整。白鹤在池边悠闲地寻水,蝉在松树的梢头欢快地与风语。门外车马的尘土像火一样红,然而即便呼唤,那些车马也不会回应这个唠叨的老者。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诗作减少的感慨和对悠闲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外界繁忙景象的反思。
《偶书 其一》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创作的思考。开篇便用“移居桂隐诗全少”引出主题,展示了因环境改变而导致的创作灵感的缺乏,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失落与不安。
而后几句则转向一种轻松的自嘲,喝酒引兴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创作的随性态度,“便成七字不求工”即是形象的写照。诗中描绘的白鹤、蝉声,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描绘了门外的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外界的纷扰不以为意,表现出一种不被世俗所动的洒脱和超然。
整首诗不仅有对生活的感悟,还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淡漠,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创作状态的自嘲,以及对外界喧嚣的不屑,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原因觉得“诗全少”?
“便成七字不求工”中的“七字”指的是?
诗中对外界的车尘的描写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