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6:40
雪后领儿辈行散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今日意不惬,出游聊逍遥。
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
回头顾吾庐,竹树翳草寮。
独有万花亭,岿然出山椒。
高陂泻溪水,环佩锵琼瑶。
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
舂淙到潭底,势尽自浮漂。
蟹眼沸不停,雪山涌还消。
近观绝汹汹,远听渐萧萧。
忽逢绿头公,携孥鼓丹桡。
喧呼苇间出,得意似见骄。
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
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
今天心情不太舒畅,索性出门散心。
父子俩相伴而行,何必再邀请他人呢?
走过小溪有些疲惫,坐在临水的危桥上。
回头望去自己的小屋,竹树遮盖着草屋。
独有那万花亭,巍然屹立在山椒树旁。
高坡上的溪水奔流而下,环佩声响如琼瑶。
飞流直下如空中奔腾,平静的水面随天际摇晃。
水声淙淙传到潭底,力尽而自浮漂。
蟹眼中水沸腾不停,雪山的涌浪渐渐消散。
近看水声轰鸣,远听则渐渐低沉。
忽然遇见绿头公,带着孩子们划着小船。
在芦苇间喧闹而出,得意的样子仿佛在炫耀。
我站在那里小立,偶尔看到流鱼双双跳跃。
人物各自随心所欲,这次游玩究竟谁能超越呢?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强调“诗意与生活”的统一。
这首诗创作于雪后,诗人带着孩子在自然中游玩,表达了他对亲子时光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背景是南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诗人享受着闲适的生活。
《雪后领儿辈行散》是一首描写雪后自然景色及亲子游玩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泊。“今日意不惬”,开篇就表明了诗人的心情,与城市的喧嚣和纷扰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他带着儿子出游,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父子二人的陪伴让他倍感温馨。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竹树、万花亭、高坡溪水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特别是“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溪水奔腾的壮观场景,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幅如诗如画的自然中。
同时,诗中对亲子关系和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生动场景,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欢愉。整首诗在清新之中透出一丝哲理,强调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与儿子在大自然中游玩的乐趣,体现了亲情、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诗人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人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多选)
A. 雪山
B. 竹树
C. 大海
D. 万花亭
“今日意不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不满
C. 忧愁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