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四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5 08:51:55

诗句

天然风景异人为,门外南湖不姓西。

指日芙蓉盛行发,何须出郭看苏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8:51:55

原文展示

天然风景异人为,门外南湖不姓西。
指日芙蓉盛行发,何须出郭看苏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认为南湖的美丽不输于西湖。眼前的芙蓉花即将盛开,何必跑出城郭去欣赏苏堤的美景呢?

注释

  • 天然:自然生成的,形容风景的美丽。
  • 风景异人:风景的美丽与众不同。
  • 南湖:指的是南方的湖泊,这里可能特指某个地方的湖。
  • 不姓西:意为不逊色于西湖,西湖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美的象征。
  • 指日:指即将到来,形容时间不远。
  • 芙蓉:指荷花,常用来象征美丽。
  • 盛行发:盛开、绽放。
  • :城郭,城池的意思。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了“苏堤”,这是指杭州西湖的苏堤,因苏东坡而得名,苏堤的美丽风景在中国文学中常被引用,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生年不详—约1109年),字子韬,号竹溪,南宋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是张镃对吕浩然的四首诗作中的最后一首,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见解。在当时,文人雅士常常游览名胜,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乡风景的自豪与欣赏。

诗歌鉴赏

在这首诗中,张镃通过对南湖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地方风景的自豪感。诗的开头“天然风景异人为”,首先引出自然景色的独特之美,接着“门外南湖不姓西”,则直接表明南湖的美丽不逊色于名声在外的西湖,显示出诗人对家乡风光的自信与赞美。诗中提到的“指日芙蓉盛行发”,描绘了即将开放的荷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的即将到来。结尾的“何须出郭看苏堤”,则是一种反问,强调了诗人认为南湖的美景足以让人驻足欣赏,不必远赴苏堤。这种对于地方美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一种自足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珍视,令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然风景异人为”:形容自然风景的独特之美,吸引众人的目光。
    2. “门外南湖不姓西”:南湖的美丽与西湖相比毫不逊色。
    3. “指日芙蓉盛行发”:即将开放的芙蓉花,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4. “何须出郭看苏堤”:不必离开城郭去看名胜,家乡的美景已经足够。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南湖与西湖进行对比,突显其独特的美。
    • 象征:芙蓉花象征着美丽与生命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与自豪,强调了地方美的独特性,传递出一种自足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南湖:象征着家乡的自然美,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芙蓉:代表了美丽与生命的希望。
  • 苏堤:象征着名胜与人文景观,反衬出南湖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湖”是指哪个地方?

    • A. 西湖
    • B. 南方的湖泊
    • C. 苏堤
  2. “何须出郭看苏堤”的意思是?

    • A. 不需要去看苏堤
    • B. 一定要去看苏堤
    • C. 苏堤不美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西湖的赞美
    • B. 对南湖的赞美
    • C. 对城市的描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张镃的《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四》均描绘自然景色,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对家乡美景的自豪。两者在主题上有不同的侧重,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典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静夜相思 为炉前坐 伤柘枝妓 赠魏三十七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 闻笛 初月二首 骢马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读贾谊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业商 金吾子 高字旁的字 樊乱 朝攀暮折 文武皇皇 流贯 哑板 捕影捞风 分斤拨两 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礼轻人意重 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疚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