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汴都纪行

《汴都纪行》

时间: 2025-08-09 22:32:36

诗句

寻僧入相国寺,领客过太师桥。

行到汴隄西畔,柳阴阴处鱼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2:32:36

原文展示:

寻僧入相国寺,
领客过太师桥。
行到汴隄西畔,
柳阴阴处鱼跳。

白话文翻译:

我去找僧人,走进相国寺,
带领客人走过太师桥。
走到汴河的西边,
在柳树的阴影下,看到鱼在跳跃。

注释:

  • 寻僧:寻找僧人。
  • 相国寺: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座著名寺庙,此处可以理解为一个修行之地。
  • 太师桥:一座桥名,可能是当时著名的桥梁。
  • 汴隄:指的是汴河的堤岸。
  • 柳阴阴:柳树的阴影,形容环境清幽。
  • 鱼跳:鱼在水面跃起,生动描绘了自然的景象。

典故解析:

相国寺是宋代著名的寺庙,象征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太师桥则可能是当时汴京的重要交通枢纽,象征着繁华的市井生活。汴河是历史上重要的水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经济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字君卿,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汴京游历过程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汴都纪行》是一首描绘汴京自然风貌的古诗,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游历,展现了独特的景致和宁静的生活韵味。开篇以“寻僧入相国寺”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佛教文化氛围,表现了对精神寄托的追求。接着提到“领客过太师桥”,不仅描绘了桥的雄伟,也隐含了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温馨情感。最后两句以丰富的自然意象“柳阴阴处鱼跳”作结,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柳树的阴影下鱼儿在跳跃,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享受。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所描绘的宁静之美,令人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所追求的闲适和淡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体验那份静谧与惬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寻僧入相国寺”:作者去寻找僧人,表明他对宗教的向往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2. “领客过太师桥”:带着朋友走过桥,显示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友谊的珍贵。
    3. “行到汴隄西畔”:行走至汴河岸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
    4. “柳阴阴处鱼跳”:柳树下的阴影中,鱼儿跃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和谐美好的自然场景。
  •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寻僧”和“领客”,形成了优美的对称结构。
    2. 拟人:鱼儿的跳跃赋予了其生动的形象,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柔美、温柔的自然,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 :象征生机和活力,表现了自然界的繁荣与美好。
  • :象征连接与交往,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寺庙是哪个?

    • A. 相国寺
    • B. 普陀寺
    • C. 灵隐寺
  2. “鱼跳”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 A. 柳树下
    • B. 桥上
    • C. 寺庙内
  3. 诗中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与和谐
    • C. 怒火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汴都纪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孤独和思乡之情,而《汴都纪行》则展现了友谊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杏儿 青杏儿 青杏儿 咏菊 青杏儿 青杏儿 青杏儿 青杏儿 咏绣 青杏儿 本意 青杏儿 咏菊 青杏儿·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蛛丝鼠迹 包含寡的词语有哪些 赠劳 矢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路结尾的成语 背饥荒 霜露之思 澜倒波随 蠢若木鸡 包含雪的成语 秘记 银鱼袋 五车腹笥 居不重席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