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嵩山

《嵩山》

时间: 2025-05-07 20:50:54

诗句

行行太室峰,秋声若鸣镝。

流目瞩崎岖,蓬莱应咫尺。

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

徘徊复徘徊,泫然感畴昔。

八骏不重来,秋山空月白。

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0:54

原文展示

行行太室峰,秋声若鸣镝。
流目瞩崎岖,蓬莱应咫尺。
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
徘徊复徘徊,泫然感畴昔。
八骏不重来,秋山空月白。
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

白话文翻译

我一路走向太室山,耳边秋风如同鸣箭一般。
视线流连于崎岖的山路,仿佛蓬莱就在眼前。
山上有神仙居住,下方则是穆王的宫殿。
我徘徊不前,感慨往昔的情景。
八匹骏马再也无法重现,秋天的山色空寂,月亮皎洁。
我怎能与璆韶相会,共同做瑶池的客人呢?

注释

  • 太室峰:指嵩山的主峰,古时被视为神圣之地。
  • 鸣镝:指箭矢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秋风声清冷。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归宿。
  • 穆王:指周穆王,周朝的统治者,传说中曾游历西边的神仙境界。
  • 泫然:形容眼泪汪汪的样子,表达感慨。
  • 璆韶:指美妙的音乐,或是美丽的乐器,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重视。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嵩山》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览嵩山时,受到山水的启发和感动。诗中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嵩山》展现了汪元量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行行太室峰”引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能听到秋风的声音,看到崎岖的山路。这里的“鸣镝”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接着,诗人通过“蓬莱应咫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仿佛美好的仙境就在眼前,但又是如此遥不可及。诗中提到的“神仙区”和“穆王宅”,则引入了古代神话和历史人物,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丰富。徘徊于此,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八骏不重来,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诗人以“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结尾,渴望与理想中的美好相聚,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行太室峰:描述诗人行走的状态,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秋声若鸣镝:秋天的声音如同箭矢,暗示了秋的清冷和孤寂。
  • 流目瞩崎岖:目光在崎岖的道路上流连,表达对旅途的沉浸。
  • 蓬莱应咫尺:理想的仙境仿佛就在眼前,寓意美好理想的向往。
  • 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引入历史与神话,描绘出一个充满神秘和美好的世界。
  • 徘徊复徘徊: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徘徊,感慨往昔。
  • 泫然感畴昔:泪水流淌,感伤对过去的怀念。
  • 八骏不重来:强调时光的流逝,无法重温美好时光。
  • 秋山空月白:描绘秋天山色与月光,营造出空灵的意境。
  • 安得会璆韶:渴望与理想中的美好相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声若鸣镝”用声音比喻秋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流目瞩崎岖”,将目光的流动拟人化,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室峰:象征高远和追求的理想。
  • 鸣镝:秋声代表悲凉与孤独。
  • 蓬莱:理想境界,象征追求与渴望。
  • 神仙:超脱于世俗,象征理想与自由。
  • 穆王宅:历史象征,暗指曾经的辉煌与逝去的时光。
  • 瑶池:象征美好生活与理想的聚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室峰”指的是哪个山?

    • A. 嵩山
    • B. 泰山
    • C. 华山
    • D. 黄山
  2. “秋声若鸣镝”中的“鸣镝”指的是什么?

    • A. 风的声音
    • B. 鸟的鸣叫
    • C. 箭矢的声音
    • D. 水流的声音
  3.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战争
    • D. 家庭

答案

  1. A. 嵩山
  2. C. 箭矢的声音
  3. B. 理想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汪元量《嵩山》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汪元量更侧重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沈驹甫留别 念奴娇(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南柯子(次韵姚提点行可席上见贻) 八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咏晴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送梁士衡归余杭 送漳赴分宁尉 熊子复惠十诗作长句谢之 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豭熊 削尖脑袋 自取其咎 人怯马弱,不习之过 閠字旁的字 孳孳矻矻 踔虚 包含故的成语 病字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塌嘴 诡谲怪诞 审谛 秉文经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