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真宗永定陵

《真宗永定陵》

时间: 2025-05-01 06:30:03

诗句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

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03

原文展示: 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

白话文翻译: 洛水环绕在祠堂之外,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的顶端。桥山那地方不必多问,那里只是用来安葬衣冠的地方。

注释:

  • 洛水:指流经洛阳的洛河。
  • 萦:环绕。
  • 嵩云:指嵩山的云彩。
  • 泊:停泊,这里比喻云彩停留在高处。
  • 栋端:屋梁的顶端。
  • 桥山:古代传说中黄帝葬衣冠的地方。
  • 衣冠:这里指死者的衣物和帽子,代指死者。

典故解析:

  • 桥山:据《史记》记载,黄帝死后,其衣冠葬于桥山。这里用桥山代指黄帝的陵墓,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此诗可能是宋祁在访问或缅怀先祖陵墓时所作,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访问或缅怀先祖陵墓时所作,通过对洛水和嵩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首句“洛水萦祠外”,以洛水环绕祠堂的景象,暗示了祠堂的神圣和庄严。次句“嵩云泊栋端”,用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顶端的形象,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末句“桥山何必问,只是葬衣冠”,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水萦祠外”:洛水环绕在祠堂之外,营造出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 “嵩云泊栋端”:嵩山的云彩停泊在屋梁的顶端,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桥山何必问”:桥山那地方不必多问,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
  • “只是葬衣冠”:那里只是用来安葬衣冠的地方,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嵩云泊栋端”比喻云彩停留在高处,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 对仗:诗中“洛水萦祠外,嵩云泊栋端”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洛水和嵩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和哀思。

意象分析:

  • 洛水:象征着神圣和庄严。
  • 嵩云: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 桥山:象征着先祖的陵墓和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洛水萦祠外”中的“萦”是什么意思? A. 环绕 B. 流淌 C. 消失
  2. 诗中“嵩云泊栋端”中的“泊”是什么意思? A. 停泊 B. 飘动 C. 消失
  3. 诗中“桥山何必问”中的“桥山”是指什么? A. 黄帝的陵墓 B. 普通的山 C. 桥
  4. 诗中“只是葬衣冠”中的“衣冠”是指什么? A. 死者的衣物和帽子 B. 普通的衣物 C. 帽子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 王维《终南山》:通过对终南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与宋祁《真宗永定陵》:两者都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祖的敬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史记》:了解桥山的典故和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铁枪歌 梁王宅侍宴应制同用风字 侍宴旋师喜捷应制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罗丛岩 壶公山 送素上人游方 过九江望匡庐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哀厚 恣睢自用 折文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人头畜鸣 寅月 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哑尔 父字头的字 雨字头的字 市骏之资 道在人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青光 包含咀的成语 欺公罔法 风影敷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