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12:41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
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初建时的景象,已经可以听到傍晚的钟声。窗户后面是流淌的水,房屋的走廊一半在城墙之上。远处的山层层叠叠,芳草在浅深之间生长。每次我与你携手而行,总是麻烦寺里的长老来迎接。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与友人相聚之际,表现了对友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寺庙生活的向往。
这首《酬裴补阙吴寺见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美。开头的“东林初结构”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新鲜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建立的清幽之地。诗中提到的“晚钟声”,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这一句则将寺庙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既展示了寺庙的壮观,又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气息。“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描绘了远山的层次感和草地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最后一句“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寺庙生活的尊重与谦逊。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优美,情感上也充满了对友谊与自然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寺庙生活,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中的“东林”指的是哪个寺庙?
诗中提到的“晚钟声”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每次与君携手后,感到麻烦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