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4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45:53
献同年孔郎中
作者: 林宽 〔唐代〕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驱马每寻霜影里,到门常在鼓声初。
蟾枝交彩清兰署,鸾珮排光映玉除。
一顾深恩身未杀,争期皎日负吹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孔郎中同年交往的情景。诗中提到在宫中烹饪美味,卖尽寒衣和书籍以换取生计。诗人每次骑马外出都喜欢在霜冷的早晨寻找影子,回到家时总能听到初晨的鼓声。诗中还提到月亮的光辉与兰花的芳香,在美丽的环境中,华丽的饰品映照着玉石般的光泽。最后,诗人感叹即使身受深恩,也未必能得到重用,期望着皎洁的白日能带来名声。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作见长,风格清新。其诗多描写生活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此诗是林宽在与孔郎中交友时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情感。
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唐代五言绝句的传统,凝练而富有韵味。诗的开篇便以"炊琼"和"桂帝"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清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通过描写卖寒衣和典书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描写中,诗人又通过"驱马每寻霜影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霜影的冷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这种情感在"到门常在鼓声初"中得到了缓和,鼓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华丽,"蟾枝交彩清兰署"与"鸾珮排光映玉除"的意象交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凸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渗透出淡淡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受人恩惠,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整首诗更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描写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利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炊琼”象征着什么?
诗人常在什么地方寻找霜影?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