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献同年孔郎中

《献同年孔郎中》

时间: 2025-05-07 12:45:53

诗句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驱马每寻霜影里,

到门常在鼓声初。

蟾枝交彩清兰署,鸾珮排光映玉除。

一顾深恩身未杀,争期皎日负吹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45:53

原文展示:

献同年孔郎中
作者: 林宽 〔唐代〕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驱马每寻霜影里,到门常在鼓声初。
蟾枝交彩清兰署,鸾珮排光映玉除。
一顾深恩身未杀,争期皎日负吹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孔郎中同年交往的情景。诗中提到在宫中烹饪美味,卖尽寒衣和书籍以换取生计。诗人每次骑马外出都喜欢在霜冷的早晨寻找影子,回到家时总能听到初晨的鼓声。诗中还提到月亮的光辉与兰花的芳香,在美丽的环境中,华丽的饰品映照着玉石般的光泽。最后,诗人感叹即使身受深恩,也未必能得到重用,期望着皎洁的白日能带来名声。

注释:

  • 炊琼:指在琼宫中烹饪美食,琼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卖尽寒衣:意指为了生活而卖掉所有的寒衣,表现出生活的困窘。
  • 驱马每寻霜影里:骑马出行,常在霜影下寻找,象征着清冷和孤独。
  • 鼓声初:早晨的鼓声,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蟾枝交彩:月亮的光辉如同交错的颜色,寓意美好与神秘。
  • 鸾珮:古代一种华丽的饰品,象征地位和富贵。
  • 一顾深恩身未杀:指诗人虽受到深厚的恩情,却未能如愿以偿,感到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诗作见长,风格清新。其诗多描写生活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是林宽在与孔郎中交友时所作,表达了一种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遵循唐代五言绝句的传统,凝练而富有韵味。诗的开篇便以"炊琼"和"桂帝"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清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通过描写卖寒衣和典书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描写中,诗人又通过"驱马每寻霜影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霜影的冷清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这种情感在"到门常在鼓声初"中得到了缓和,鼓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华丽,"蟾枝交彩清兰署"与"鸾珮排光映玉除"的意象交错,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凸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则渗透出淡淡的无奈与失落,尽管受人恩惠,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整首诗更加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炊琼爇桂帝关居:描绘了在华丽的环境中烹饪美食,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2. 卖尽寒衣典尽书:生活的艰辛,通过卖掉寒衣与书籍来维持生计,表现出一种无奈。
  3. 驱马每寻霜影里:骑马寻访,象征对自由的追求,霜影暗示孤独的情感。
  4. 到门常在鼓声初:鼓声代表新的开始,展现出对生活的希望。
  5. 蟾枝交彩清兰署:月光与兰花的结合,营造出梦幻的美好景象。
  6. 鸾珮排光映玉除:华丽的饰品与玉石的映衬,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7. 一顾深恩身未杀:表达对恩情的感激,然而却未能得到重用。
  8. 争期皎日负吹嘘:期望在明亮的日子里获得名声,表现出内心的渴望与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炊琼”与“桂帝”的结合,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对仗:如“蟾枝交彩”和“鸾珮排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霜影”、“鼓声”等,寓意深远,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名利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高雅。
  • 寒衣:代表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 霜影:象征孤独与思考。
  • 鼓声: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蟾枝:月亮的象征,代表美好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炊琼”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困苦
    • B. 高雅的生活
    • C. 友谊
    • 答案: B
  2. 诗人常在什么地方寻找霜影?

    • A. 家门口
    • B. 田野
    • C. 外出骑马
    • 答案: C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渴望
    • C. 愤怒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林宽《献同年孔郎中》杜甫《春望》在情感上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林宽更注重对友谊的描绘,而杜甫则深刻反映了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偈三首 其一 僧房夜坐 閒步 次韵题葆光庵 咏水诗三首 其一 再游南华有祖师衣钵 登郁孤台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其十八 横琴室 题脩江王玠西山旧隐图 相见欢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焦皂 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搽粉 捎关打节 龙腹 辰字旁的字 辉煌夺目 自我作祖 风圈 隹字旁的字 东观续史 单耳刀的字 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军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文字旁的字 日中则移 炳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