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4:45
长安即事
作者: 林宽 〔唐代〕
暝鼓才终复晓鸡,
九门何计出沉迷。
樵童乱打金吾鼓,
豪马争奔丞相堤。
翡翠鬟欹钗上燕,
麒麟衫束海中犀。
须知不是诗人事,
空忆泉声菊畔畦。
夜晚的鼓声刚停,清晨的鸡鸣便响起,
在这长安城的九个城门,何时能出得了这迷醉的梦境?
樵夫们乱打着金吾的鼓,
骏马们争先恐后奔向丞相的堤岸。
翡翠色的发髻斜倚着,钗子上的燕子飞舞,
麒麟纹的衣裳束着,像海中的犀牛一样威风。
但我须知,这不是诗人该关心的事情,
只是在空中怀念泉水的声音和菊花的田畦。
作者介绍:林宽,唐代诗人,作品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著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映了长安的繁华与诗人的感慨。
《长安即事》通过描绘长安的清晨景象,展现了城市的繁忙与诗人的思索。首联“暝鼓才终复晓鸡”,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喧闹相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感。接下来的“九门何计出沉迷”,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繁华的迷恋与无奈,似乎在思考如何逃离这繁忙的生活。樵童与豪马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长安的喧闹与活力,而“翡翠鬟”和“麒麟衫”的形象则突显了长安的华丽。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须知不是诗人事,空忆泉声菊畔畦”,却透露出一种自我反思与归属感,诗人意识到,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内心却向往那种宁静的田园生活。这样的对比使整首诗在繁华与宁静之间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社会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吾”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农民
B. 卫兵
C. 商人
D. 文人
“须知不是诗人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宁静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豪马争奔丞相堤”意指什么?
A. 人们的忙碌与追求
B. 自然的美丽
C. 诗人的孤独
D. 城市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长安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以长安为背景,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林宽则关注于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