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5:01
莲蓬人
作者:鲁迅
芰裳荇带处仙乡,
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
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
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
莫随残叶堕寒塘。
全诗翻译:
在水边的仙境中,芰荷和水草交织,
微风拂过,依然闻到碧玉般的香气。
白鹭的身影未曾出现,秋天显得凄凉,
芦苇花伴着清晨的露珠,滴滴答答。
去掉面上的厚粉,显现出自然的风骨,
褪去红衣,追求简单的妆容。
要向濂溪(指王羲之)学习,追求清净的植被,
不要随便让残叶飘落在寒冷的池塘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致力于揭露社会黑暗、倡导思想解放。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
创作背景:
《莲蓬人》写于鲁迅早期的创作阶段,正值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表达对清新纯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反思。
《莲蓬人》是一首意蕴深远的诗,展现了鲁迅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首句“芰裳荇带处仙乡”,通过描绘水边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理想的氛围。接下来的“风定犹闻碧玉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魅力,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然而,随着“鹭影不来秋瑟瑟”的描写,诗中开始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诗中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反思,“扫除腻粉呈风骨”,表达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内在品质的追求。鲁迅在此提倡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强调自然与真实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莫随残叶堕寒塘”,更是传达出一种警惕,提醒人们不要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宁静到凄凉,再到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鲁迅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强调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体现了鲁迅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提到的“芰裳”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水草
B. 荷花
C. 芦苇
D. 菊花
诗中提到的“濂溪”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王羲之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浮华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鲁迅的《莲蓬人》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命理的思考,但鲁迅更倾向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
推荐书目:
以上为《莲蓬人》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