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21
《遐水谣》
作者:温庭筠 〔唐代〕
天兵九月渡遐水,
马踏沙鸣惊雁起。
杀气空高万里情,
塞寒如箭伤眸子。
狼烟堡上霜漫漫,
枯叶号风天地干。
犀带鼠裘无暖色,
清光炯冷黄金鞍。
虏尘如雾昏亭障,
陇首年年汉飞将。
麟阁无名期未归,
楼中思妇徒相望。
在九月的天空,天兵渡过了遐水,马蹄踏在沙地上,发出惊起雁群的鸣声。杀气在万里高空中弥漫,边塞的寒风像箭一样刺痛着眼眸。狼烟在堡垒上升起,霜冻漫延,枯叶在风中呼号,天地间显得干枯而荒凉。身穿犀带鼠裘的我没有一丝温暖,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闪耀的金色鞍具上。敌人的尘埃如雾般遮蔽了我的视线,年年在陇首,汉朝的将领们奔赴战场。麟阁中没有音信,思念的妇女在楼中徒然相望。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精致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情感、生活及自然景色,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遐水谣》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代,反映了边疆士兵的悲壮与思妇的漫长思念,展现出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
《遐水谣》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边境战争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豪情壮志和思妇的深切哀愁。开篇描绘了天兵渡水的壮观场景,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接着,诗人采用“杀气空高万里情”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士心中壮志未酬的无奈和痛苦。诗中通过“狼烟”、“霜漫漫”等意象,生动刻画出战场的寒冷与荒凉,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思妇对未归爱人的深切期盼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人间离愁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杀气空高”对比和平时期的宁静,“犀带鼠裘”与“无暖色”的对比展现了奢华与寒冷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思念,表现了士兵的豪情与思妇的哀愁,传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杀气空高万里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狼烟堡上霜漫漫”中的“狼烟”指的是什么?
诗中“楼中思妇徒相望”表现了思妇的什么情感?
答案:1-B,2-A,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遐水谣》与王昌龄的《出塞》均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离愁与壮志。温庭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王昌龄则更注重豪情与壮志的抒发,两者各具特色,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