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2:07
辛未中春旦极热流汗暮而风雨如深秋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一个炎热的春天早晨,起床时满身是汗,而到了傍晚,天气却突然转凉,像深秋一样下起了雨。诗人在感叹岭南的季节变化,认为这时的景象就像秋天的中期,不需要再听那榕树下的黄莺啼叫了。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仲华,号天来,宋代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南方春季天气的特殊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热与秋天的凉,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变化。诗人以“流汗”开篇,生动描绘了在晨曦中身体的感受,展现了春日的炎热。紧接着,诗人又通过“暮雨如秋”转折,描绘傍晚突如其来的凉意,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这样的情景使人深刻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无常。最后一句“不须榕叶乱莺啼”,则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生机的感慨,似乎在说:即使是春天,但这种天气变化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秋天,春日的喧闹和欢愉也因此淡去。这种情感的微妙变化,正是郑刚中诗歌的魅力所在,既有自然的观察,又有对人情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天气变化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炎热和秋天凉爽的感受,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