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51
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
在昏暗的日影中,似有似无;春风的劲头似乎很粗暴。人们知道春天的意图,但细民却无奈米价像珠子一样飞涨。未曾像秦越那样忧国忧民,也不再像皋夔那样为儒家的教义感到羞愧。骨髓里有奇才深自得意,却无路可荐,只能默默无闻。
郑刚中,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政府,因其清正廉洁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生疾苦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
这首诗作于己酉年正月,正值寒风凛冽之时,诗人感受到物价飞涨,民生困苦的现状。他以春风与米价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郑刚中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境,特别是物价飞涨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诗的开头用“昏昏日影”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春日,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但紧接着“谩诞春风势力粗”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差,春风的温暖似乎被物价的高涨所掩盖,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米如珠”的比喻鲜明地揭示了民众的苦恼,生活的重担如同沉重的珠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诗人以“未相秦越”表达了对古人忧国情怀的向往,指责当代人对于国家的冷漠,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郑刚中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底层民众的同情。诗人在感慨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和期盼,展现了一个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
全诗主要围绕物价飞涨与社会困境展开,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郑刚中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米如珠”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的“秦越”与“皋夔”分别代表了什么?
郑刚中的《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与杜甫的《春望》有着相似的主题,均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状。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的影响,而郑刚中则通过物价飞涨展现了和平时期的民生困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