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6:13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
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
忽讶松间竹,当誇岩下兰。
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象。晴天与雨天分开了山的色彩,站在水边,眼前景观开阔壮丽。楼台横亘在水面上,佛塔高耸入云。忽然在松树之间看到了竹子,难以自禁地赞美在岩石下的兰花。大自然的风光被草木所包围,无论在哪里都充满了欢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梵塔”可以联想到佛教文化中的信仰和礼仪,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其心灵的寄托。
玄烨,清代皇帝康熙,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统治者,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
这首诗可能是在游览西湖时即兴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受与感悟。
《西湖戏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诗中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晴雨变化的山色,水面上的楼台,以及高耸的梵塔,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欢乐,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同身受。诗的最后一句“无处不成欢”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风格清新明丽,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西湖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受,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梵塔”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景观
B. 宗教信仰
C. 建筑风格
诗的最后一句“无处不成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乐
C. 忧虑
诗人用“晴雨分山色”来表现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的心情
C. 社会的矛盾
《望岳》(杜甫)与《西湖戏作》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有相似之处,杜甫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而玄烨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和谐美与个人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