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4:36
陌上采桑桑叶稀,
家中看蚕怕蚕饥。
大姑要织回文锦,
小姑要织嫁时衣。
在田间采摘桑叶时,发现桑叶稀少;
在家里看着蚕却担心它们会饿。
大姑想要织成回文锦,小姑则想要织嫁时的衣服。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采桑”和“养蚕”在古代是农家生活的常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家庭的责任。
作者介绍:顾瑛,元代诗人,以其生动的乡村生活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农村经济发展时期,诗中描绘了农家生活的日常琐事,反映了农民的劳动和家庭的温情。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图景。开头的“陌上采桑桑叶稀”让人感受到田野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桑叶的稀少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农家的生计压力。接下来的“家中看蚕怕蚕饥”则将视角转向家庭,为读者展现了农家主妇对家庭的关注和对生活的责任感。
诗中的大姑和小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女性角色,她们的需求和愿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大姑想要织成回文锦,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小姑则关注婚嫁,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了对家庭与女性角色的深情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蕴含着对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及对女性角色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陌上采桑桑叶稀”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城市的繁华
B. 农田的宁静
C. 战争的残酷
诗中提到“大姑”和“小姑”,他们分别想要织什么?
A. 衣服和鞋子
B. 回文锦和嫁时衣
C. 被子和窗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