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5:28
舟过仁王寺因口占一首
仲并 〔宋代〕
平野绿远近,晴山翠纵横。
西风今日凉,天意济此行。
居士十日病,快意身已轻。
逢寺聊少憩,山僧苦相迎。
岂为余事来,泉石锺吾情。
风生本何意,松篁得之清。
向来城市口,无此笙竽声。
坐久百念歇,一雨秋意生。
所恨二三子,无怀可风倾。
少日戒客气,四十犹未平。
一事一错误,百年几折肱,不如谢公等,穷山掩柴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平坦的田野延伸向远方,晴朗的山峰交错纵横。今天的西风带来了一丝凉意,似乎是上天在帮助我的旅程。诗人提到自己因病在家休养了十天,身体轻松了许多。路过一座寺庙,便稍作停留,却遇到寺中的僧人不得不热情相迎。诗人并不是为了什么特定的事情而来,他对泉水和山石充满了情感。风吹过来,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松树和竹子则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过去在城市里,从未听到过这样的笙笛声。静坐良久,心中的烦恼都消散了,秋雨的到来更是唤起了秋天的情意。诗人感叹道,自己身边的朋友们却没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年轻时戒掉了客气,现在四十岁仍然心怀不平。每做一件事都难免出错,百年之间又有多少次折磨呢?不如像谢公那样,隐居在山林中,掩上柴门。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常以自然景致和情感寄托为主题,体现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舟行经过仁王寺时,受周围自然景色及自身经历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舟过仁王寺因口占一首》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远近平野、晴山翠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西风的凉意不仅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醒与领悟。诗中提到“居士十日病”,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更是对生活状态的自省。
在寺庙中,诗人遇见了山僧,尽管僧人苦于迎接客人,但诗人却并不以此为重,而是更加珍惜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的情感寄托在泉水和山石之上,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厌倦。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朋友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年轻时的客气和谦让在岁月的推移中逐渐消磨,内心的平和与不平衡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省,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平和。
诗中提到的“居士”指的是:
A. 隐居的士人
B. 诗人本人
C. 城市的官员
D. 寺庙的僧人
“西风今日凉”中的“西风”象征:
A. 春天的气息
B. 秋天的凉爽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烦
C. 无所谓
D. 渴望
以上信息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舟过仁王寺因口占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