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8:53
偏爱沉吟白石词,只缘魂梦惯幽栖。
扁舟一片长桥影,依约眉山压鬓低。
无限好,付将谁。漫云别久不成悲。
思量旧月梅花院,任是忘情也泪垂。
我偏爱吟咏那白石写的词,只因为我魂梦之中习惯了这种幽静的栖息。
那扁舟映照着长桥的影子,依稀可见眉山压低了我的鬓发。
这美好无尽的景色,究竟要付与谁呢?漫天云彩离去已久,却不至于成悲。
我思念过去的梅花院,纵然是忘却情感,也不禁泪水垂落。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眉山”可以指代李白的故乡,李白在诗中常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可能是对李白的敬仰。
陈曾寿(约1640-1716),字仲明,号惜梅,清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陈曾寿生活在清代,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寄托。
《鹧鸪天》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诗人在其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头两句通过“沉吟白石词”,引出对特定词风的偏爱,表达了对词作的深厚情感。接着,扁舟与长桥的意象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画面,仿佛在诉说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眉山的低垂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思绪的重负。
后半部分的“无限好,付将谁”则是情感的转折,诗人感叹美好景色的无处倾诉,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最后四句通过对旧月梅花院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流露出对逝去时光和往昔恋情的缅怀。整体而言,这首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共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白石词”代表什么?
A. 一种诗风
B. 一种画风
C. 一种音乐
D. 一种舞蹈
“漫云别久不成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无所谓
B. 轻松愉快
C. 深深的忧伤
D. 忘却过往
诗人对“梅花院”的思念表现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往昔的缅怀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