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其一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0:05:54

诗句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鲙高沙湖里鱼。

虽无季子六国印,要读田郎万卷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5:54

原文展示: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鲙高沙湖里鱼。虽无季子六国印,要读田郎万卷书。

白话文翻译:

我不想去依附于官吏的职位,宁愿在高沙湖里钓鱼。虽然没有季子(指齐国的季布)那样显赫的印章,但我依然要像读田郎(田光)那样读万卷书。

注释:

  • 不趋:不追随,不趋附。
  • 吏部:指官府,特别是负责文书和人事的部门。
  • 曹中版:指官府中的职务或职位。
  • :一种鱼,特指鲙鱼。
  • 高沙湖: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湖泊,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
  • 季子:指齐国的季布,因其为有声望的门第,常用来比喻权贵。
  • 六国印:指六国(指战国时期的六个主要国家)的印章,象征权力和地位。
  • 田郎:指田光,他是春秋时期的隐士,以读书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强调了书卷气和学问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拒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鲙高沙湖里鱼”,直接表达了他不愿意进入官场的态度,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冷漠与不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他选择在湖边钓鱼,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不仅是对权力的逃避,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的“虽无季子六国印”,用季布的名声作为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力,但他更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修养。“要读田郎万卷书”,则是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文化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黄庭坚的个性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名利和知识的不同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然和洒脱的,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趋吏部曹中版:作者明确表示自己不愿追逐官场的职位,显示出对世俗权力的蔑视。
  • 且鲙高沙湖里鱼:选择在湖中钓鱼,象征着一种自由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 虽无季子六国印:尽管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声望,但作者并不在意。
  • 要读田郎万卷书: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季子和田郎,突显出作者对名利的看法。
  • 象征:湖边钓鱼象征着自由和隐逸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的拒绝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吏部:象征权力与官场。
  • 高沙湖:象征自然和隐逸生活。
  • 季子与田郎:分别象征名利与知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的“吏部”指的是什么? A. 官府职务
    B. 书院
    C. 市场
    D. 学校

  2. 诗中提到的“季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季布
    C. 田光
    D. 孙子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追逐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陶渊明同样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其侧重点更在于对理想社会的构建,而黄庭坚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追求。

参考资料:

  • 《黄庭坚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家傲 清平乐·春花秋草 菩萨蛮 望汉月 相思儿令 渔家傲 采桑子 更漏子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绎祭 龍字旁的字 新能源 温良恭俭让 一字一珠 功参造化 虫字旁的字 包含边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鸣风树 计开头的成语 笑面老虎 嚣讼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羣分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