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57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於此敌南金。
文章最怨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孔子和孟子真是高洁,如同秋天的明月,千古清辉照耀着世人。我特意千里迢迢来寻找骏马,然而在此却与南金(南方的名马)对立。文章的成就最令人遗憾的是总是跟随他人,道德的修养并不多,只在于内心的本质。如今马车的轭断了,琴弦也断了,尘埃飞扬,令我倍感惆怅,想起伯牙的琴声。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属于“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怀。
该诗写于黄庭坚与谢敞王博喻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和对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和才华的重视。
《赠谢敞王博喻》通过对孔孟的赞美引入,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崇敬。首句以“高哉孔孟如秋月”开篇,暗示孔子和孟子的高尚品德和清晰的道德光辉。接着“千里特来求骥马”则表现了对人才的渴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文精神的向往。然而,诗中又显露出一种道德的忧虑和无奈,尤其是在“文章最怨随人后”的句子中,表明了对当下学术风气的批评,感叹许多人的才华只是随波逐流。最后两句更是通过对“废轸断弦”的描写,表达了对艺术和理想的惆怅,仿佛一曲美妙的音乐因环境的压抑而无法流畅演奏。在整首诗中,黄庭坚通过感性的自然意象和对历史人物的借鉴,展现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理想追求的无尽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孔孟的崇敬、对当代学术风气的批评以及对艺术理想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才华的深切思考,强调内心的真实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孔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道德的光辉
B. 人才的渴求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A
诗中“千里特来求骥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才的渴望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B
“废轸断弦尘漠漠”中,轭和琴弦分别象征什么?
A. 理想和现实
B. 友情和爱情
C. 生活和死亡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