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38
金蕉叶•新月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新蟾恰恰。转花梢照人半霎。
谁将明镜弹破,纤纤小指甲。
又似人儿瘦怯。染轻云犀梳倒插。
朝来铅粉洗净,蛾黄露一掐。
新月如新蟾蜍一般,恰好在花梢上照耀着人,时间不过一瞬。
是谁把明亮的镜子打破,留下了纤细的小指甲印?
又仿佛是一个瘦弱的人儿,轻巧地把云彩梳理后插在头上。
清晨来时,洗净铅粉,轻轻掐下蛾黄的露水。
彭孙遹,清代诗人,字子瑶,号抚松,生于1736年,卒于1809年。他以诗歌和词作见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韵味。
《金蕉叶•新月》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一背景下,借用新月的形象,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金蕉叶•新月》通过对新月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细腻、柔美的意境。开篇以“新蟾恰恰”引入,形象地将新月比作蟾蜍,既生动又具趣味,给人以亲切感。接着,诗人通过“谁将明镜弹破,纤纤小指甲”的提问,表现出对月光的思考,似乎在询问这美丽的景象是如何而来的,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哲理性。
后面的“又似人儿瘦怯”,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描绘出一种柔弱而又坚韧的美,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朝来铅粉洗净,蛾黄露一掐”让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女性之美的细腻,仿佛在唤醒万物复苏的朝气。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女性柔美的赞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月的美丽与细腻,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新蟾恰恰”指的是什么?
A. 新月
B. 新花
C. 新蟾蜍
诗中“纤纤小指甲”比喻什么?
A. 细腻的月光
B. 细致的妆容
C. 柔弱的人儿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战争的思考
C. 对名利的追求
以上内容旨在深入分析《金蕉叶•新月》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