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金蕉叶

《金蕉叶》

时间: 2025-05-03 22:13:47

诗句

沈烟篆曲。

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

印枕娇红透肉。

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

看风动槛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47

原文展示:

金蕉叶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挂晚景寒林数幅。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曲折小径上,庭院里的翠绿梧桐树阴影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寒林,犹如数幅画作。在一面冰冷的玉盘前,映衬着娇嫩的红色,仿佛透过细腻的肌肤。眼睛在偷懒,虽然还未满足,试着用纤细的手去戏水,清泉在手中嬉戏。看那微风吹动着栏杆旁的竹子,轻轻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 沈烟: 指烟雾弥漫,空气中笼罩着烟霭的情景。
  • 篆曲: 曲折的小径,像篆书一样隐秘。
  • 翠梧: 形容梧桐树绿意盎然。
  • 晚景: 傍晚时分的景色。
  • 冰盘莹玉: 形容洁白如玉的水面。
  • 印枕: 指印染的枕头,通常为柔美的色彩。
  • 娇红透肉: 形容娇嫩的红色如同透过肌肤。
  • 清泉戏掬: 指用手捧起清泉玩耍的情景。
  • 槛竹: 指栏杆旁的竹子,风吹动时轻轻摇曳。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去华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金蕉叶》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夏日傍晚,诗人坐在庭院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感受着自然风光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金蕉叶》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夏日黄昏。诗中“沈烟篆曲”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烟雾缭绕的小径之中,随即转入庭院,翠绿的梧桐树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寒林,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对冰盘莹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与洁白,映衬着娇红的色彩,给人以清新之感。此处的“娇红透肉”不仅展现了自然的色彩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细腻。

接下来,诗人以“眼偷垂睡犹未足”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留恋与享受,似乎是想要抓住这一刻的美好,而“试纤手清泉戏掬”则通过动手戏水的细腻动作,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最后,诗人以“看风动槛竹”结束,风的轻拂与竹子的摇曳,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的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构筑了一个既现实又梦幻的夏日黄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沈烟篆曲: 描绘了朦胧的烟雾和曲折的小径,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可庭轩翠梧荫绿: 诗人转入庭院,描绘了梧桐树的阴影,增添了生机。
  • 挂晚景寒林数幅: 夕阳映照寒林,形容如画的美景。
  • 对冰盘莹玉: 水面如玉,洁白清澈,增添了纯净的美感。
  • 印枕娇红透肉: 描绘娇嫩的红色,似乎透过肌肤,体现出柔美。
  • 眼偷垂睡犹未足: 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留恋,似乎还想继续沉浸。
  • 试纤手清泉戏掬: 轻柔的动作展现出自然与人的互动。
  • 看风动槛竹: 最后以竹子在风中摇曳作结,呼应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 “冰盘莹玉”形象地比喻水面的清澈。
  • 拟人: 风动竹子,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 象征朦胧与神秘。
  • 翠梧: 象征生命与生机。
  • 晚景: 象征宁静与安逸。
  • 水面: 象征纯洁与清澈。
  • 娇红: 象征柔美与细腻。
  • 竹子: 象征坚韧与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沈烟篆曲”描述了什么景象?
    A. 烟雾缭绕的小径
    B. 明亮的阳光
    C. 寒冷的冬天
    D. 繁星满天

  2. “对冰盘莹玉”中的“冰盘”指的是什么?
    A. 冰块
    B. 水面
    C. 玉器
    D. 皿碗

  3.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A. 急躁
    B. 宁静
    C. 悲伤
    D. 欢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袁去华的《金蕉叶》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袁去华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而李白则侧重于对思乡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创作与鉴赏》

相关查询

雨晴 题秋亭晓色图 夜作古木怪石因题 春江独钓图 竹石图 二月廿二日潘子素王叔明来慰藉临别为写水傍树林图并题 用王叔明韵题画 春日送别余秀才 八月三日与刘道益连床夜话风雨凄然五日开霁道益赋诗见贻次韵一首 赠沈生卖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旁门小道 羽字旁的字 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眉头 女字旁的字 秦始皇 釒字旁的字 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爽心悦目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拷治 靣字旁的字 进旅退旅 列校 瑜不揜瑕 涓洁 山字旁的字 包含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