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6:28
更漏子·雁孤飞
作者: 冯延巳 〔唐代〕
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谁信闲愁如醉。
星移后,月圆时,风摇夜合枝。
雁孤独地飞翔,我一个人独自坐着,目送这秋天的天空渐渐流逝。
瑶草已经短小,菊花也凋谢,萧条的景象渐渐向寒冬逼近。
帘幕内,青苔覆盖的地面,谁能相信这份闲愁竟如醉般沉迷。
星辰移动之后,月亮圆满之时,微风摇动夜合花的枝条。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子真,号青山,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代表性作品有《更漏子》等。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常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唐末五代的动荡时期,社会变迁引起了诗人的深思,孤独与忧愁成为他内心的主旋律。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更漏子·雁孤飞》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作者通过孤雁、残菊等意象,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词的开篇即以“雁孤飞”引出主题,孤独的飞雁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瑶草的短小和菊花的凋谢则是对秋天即将到来的感慨,营造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在“帘幕里,青苔地”一句中,青苔的生长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蹉跎与人生的无常。而“谁信闲愁如醉”则是对自己闲愁的无奈,表达了对这种情感的深刻认同和无可奈何。最后,星辰与月亮的变化又再次强调时间的流逝,风摇夜合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感,令人思索。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个人情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既有秋天的萧瑟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第一句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鸟
B. 雁
C. 鹿
D. 狐
诗中提到的“瑶草短”意味着什么?
A. 春天来了
B. 秋天来临,生命短暂
C. 夏天的美丽
D. 冬天的寒冷
“闲愁如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忧伤
C. 愤怒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更漏子·雁孤飞》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