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4:44
玉漏迟
作者: 吴绍烈
客愁深几许。风高月冷,扁舟南浦。
慢桨轻桡,漫惹荻花芦絮。
任使波光照影,奈流水无心延伫。
凭望处。渔村夜悄,满汀凫鹭。
只今兴味消沉,剩意倦情慵,病余羁旅。
十载飘游,都被俗尘牵误。
幸有诗篇伴我,争胜似欢歌狂舞。
谁与语。寂寞断烟残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船上遭遇的愁苦与孤独。诗的开头提到“客愁深几许”,说明他在旅途中感到非常忧愁。夜晚的寒风和明亮的月光映衬着他孤独的心情,乘坐的小舟漂泊在南浦。慢慢划桨,轻轻地摇荡,惹起了水边的芦苇和芦花。尽管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影子,但流水却无情地延续着他的等待。
在他眺望的地方,渔村的夜晚显得格外寂静,水边的野鸭和白鹭映衬着宁静的氛围。然而,眼下的他却感到无趣,精神疲惫,身心俱疲,十年的漂泊也被世俗的琐事所牵绊。幸好有诗篇相伴,胜过了喧闹的歌舞。最终,他感到寂寞,只剩下烟雨中的孤独。
吴绍烈(1881-1939),字天锡,号子华,近现代诗人。他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剧烈变迁。吴绍烈的诗风受传统影响较深,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玉漏迟》创作于作者的旅行途中,反映了他对旅途孤独的感慨。在那个时代,许多人为了生计或理想而四处漂泊,诗人以他个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
《玉漏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互映衬,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夜晚的舟中,借助“风高月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通过“慢桨轻桡,漫惹荻花芦絮”的描写,传达出他对周围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受,仿佛一切都在他慢慢的划桨中流逝。
“渔村夜悄,满汀凫鹭”一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渔村夜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然而,此时的诗人却感到“兴味消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十载漂泊的经历使他被俗世牵绊,内心的惆怅愈加沉重。
最后,诗人提到“幸有诗篇伴我”,表明了诗歌对他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尽管生活艰辛,诗歌依然是他心灵的寄托。在这首诗中,吴绍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诗歌的热爱。
《玉漏迟》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无奈与对诗歌的依赖。诗歌不仅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
《玉漏迟》中的“客愁”指的是什么?
A. 旅途的欢乐
B. 旅途的忧愁
C. 旅途的风景
D. 旅途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满汀凫鹭”描绘的是哪种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安静的渔村
C. 寂寞的山林
D. 繁华的集市
诗人认为什么可以胜过欢歌狂舞?
A. 美丽的风景
B. 诗篇
C. 朋友的陪伴
D. 大自然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