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9:55
玉漏迟 其一 闺思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篆烟消锦幄,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
灯晕小。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消息试探梅花,待漏泄春光,可同欢笑。
欹枕钗横,画楼几番慵眺。
一纸音书寄语,问白发近添多少。
奁镜悄。眉峰为谁频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闺房中的思念与愁苦。她看着香烟消散,心中愁绪难解,听着漏壶滴水的声音催促着天亮。卸去残妆,感到被褥的寒意侵袭。她想起前夜的美梦,只剩下瘦弱的影子在兰花瓶旁映照。灯光微弱,孤雁传信,却不见归人的身影。她试着打探梅花的消息,期待春天的到来,与爱人共同欢笑。她倚靠在枕头上,钗子横置,懒散地眺望画楼。写了一纸音信寄出,想问问白发又添了多少。镜子前静悄悄的,眉梢为谁频频打理。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写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在女性的视角上,展现了深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的时期,女性的地位开始得到更多关注。诗中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与孤独之间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归人的思念与期待。
《玉漏迟 其一 闺思》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与忧愁。诗的开头以“篆烟消锦幄”引入,描绘出一个华丽而又充满愁绪的闺房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声催促着天亮,诗人巧妙地用时间的流逝来增强女子的焦虑。接下来的“卸罢残妆”则显示出女子在思念中的脆弱与无奈,暗示她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诗中对梦境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尤其是“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她在期待中又无法摆脱现实的失落,“灯晕小”、“归人犹杳”都是对等待的无奈。诗的最后几句,既展现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问白发近添多少”,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生命的无常结合在一起。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间的感伤,是明代女性诗歌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期盼,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篆烟”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香烟
C. 照明灯
诗中提到的“雁鸿”象征着什么?
A. 归人
B. 孤独
C. 消息
“问白发近添多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情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梁清标的《玉漏迟 其一 闺思》更加细腻地描绘了思念的情感。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加强调对逝去爱情的感伤与不舍。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中的深度与复杂性,但风格和情感表现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