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9:01
原文展示:
夜窗明月峭。寒侵翠幌,博山香袅。风触帘旌,一片疏阴轻扫。冷露暗吹衣袂,空望断碧云缥缈。芳信杳。栏杆倚处,倦闻鹃鸟。青溪几度清游,想燕子人家,绿波空绕。好景匆匆,依旧翠深红老。为问素光千里,甚偏向文园孤照。情暗恼。铜壶又催春晓。
白话文翻译:
夜晚窗前明亮的月光如刀刃般尖锐,寒意侵袭着翠色的帷帐,博山香烟袅袅上升。微风轻轻拂动帘子,洒下一片稀疏的阴影。冰冷的露水暗暗吹拂着衣袂,我空望着那断断续续的碧云,心中满是惆怅。芳信已经杳无音讯。倚在栏杆上,感到倦怠,只能听见杜鹃的鸣叫。青溪几度清游,我想起燕子归来的家,绿波在水面上空绕,好景匆匆而逝,依旧是那深绿已老的红色。问那明亮的月光,为什么它偏偏孤单地照着文园千里?心中暗自生气。铜壶又催促着春天的来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过春山(生卒年不详)为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诗风清丽而富有情趣,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这首《玉漏迟·月夜》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在月夜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往事的追忆,背景可能是其个人经历或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开篇描写夜窗明月,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寒气侵袭,体现出一种孤独的感受。博山香的袅袅上升,与冷风中的帘旌形成对比,既有美感,又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
接着,诗人用“冷露暗吹衣袂”来表现夜晚的凉意和内心的不安,望着断断续续的碧云,情绪愈加低沉。栏杆倚处,听着杜鹃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思念和无奈。诗中提到的青溪和燕子人家,既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在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质疑那皎洁的月光为何偏偏照亮孤独的文园,暗示着他内心的烦恼和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月夜,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展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夜窗明月峭”中的“峭”字意为: A. 锋利 B. 高大 C. 暗淡 D. 圆润
“芳信杳”是指: A. 爱情的信件消失 B. 美好的景色 C. 青溪流水 D. 远方的孤独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乡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