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龙门八咏。石楼

《龙门八咏。石楼》

时间: 2025-04-29 17:43:50

诗句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50

原文展示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白话文翻译

隐约可以看到花阁,隔着河流映照着青翠的树林。
秋天的雁群在水田中降落,山中的寺庙在夜里钟声悠扬。
寂静中万物都停止了活动,微风和泉水清澈地洗净了我的心灵。

注释

  • 隐隐:隐约不清的样子。
  • 花阁:指花香四溢、景色优美的楼阁。
  • 隔河:隔着河流。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水田:种植水稻的田地。
  • 秋雁:秋天迁徙的雁。
  • 夜钟:夜晚寺庙里的钟声。
  • 寂寞:形容环境的安静、寂静。
  • 群动息:万物都停止活动。
  • 风泉:微风和泉水。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象如“秋雁”、“夜钟”等具有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静斋,祖籍河南,生于长安。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龙门八咏·石楼》创作时,刘长卿可能正处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内心的清净。他以石楼为背景,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龙门八咏·石楼》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中,刘长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河的花阁和青林,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前两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中提到的“秋雁”和“夜钟”则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宁静与深远,使人产生一种淡淡的愁思与归属感。

最后两句“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净,似乎在说,在这样的宁静中,内心的纷乱与喧嚣都被洗净了。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安静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平静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隐隐见花阁:描绘出远处的花阁,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隔河映青林:展现出河流与树林的和谐景象,体现自然的生动。
    3. 水田秋雁下:描绘秋天的水稻田中,雁群降落的生动场景。
    4. 山寺夜钟深:夜晚的寺庙钟声悠然回响,增添了诗的韵味。
    5. 寂寞群动息:强调环境的宁静,万物都停止了活动。
    6. 风泉清道心:微风与泉水的声音清澈动人,洗涤了诗人的心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 意象:花阁、青林、秋雁、夜钟等意象交织,构成了生动的自然画面。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内心的和谐与平静。

意象分析

  • 花阁: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青林: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秋雁:象征迁徙与归属,带有思乡之情。
  • 夜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 风泉: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秋雁”主要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战争
    C. 伤感

  2. 填空题:诗中“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的意思是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山寺夜钟”表达的是一种热闹的氛围。(对/错)

答案

  1. A
  2. 隐约可以看到花阁,隔着河流映照着青翠的树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宁静的生活,但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 李白《早发白帝城》:突出旅途中的感受,情感更加奔放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 送卢戡 使东川。清明日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青云驿 送致用 遣春十首 其三 酬乐天书后三韵 观心处 代郡斋神荅乐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僰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专案 徒费唇舌 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正 哑巴亏 玄字旁的字 欢若平生 干刘 血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棣友 正本澄源 古圣先贤 足字旁的字 巧不胜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