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5:46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馀。
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
还称二千石,于我意何如。
我已经四十岁了,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更何况还遭遇了许多忧愁和困境。
我暂且放下手中的工作,翻出年轻时写的书信。
对嗜酒如命的阮籍有些狂妄和嫌弃,知道自己也不是晚年还能安然自得的人。
听闻世间的流言,我宁愿叹息,不愿亲近或疏远世俗的事物。
面对事情能够适当裁剪,操心时懂得卷舒的道理。
我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二千石的官职,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阮籍嗜酒的故事在古代文人中广为流传,反映了文人对酒的复杂情感,既是逃避现实的方式,也是抒发情感的载体。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祖籍河南,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批判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牧中年时期,正值他官场生涯的波折和个人困境。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杜牧的《自遣》通过自我反省,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开篇以“已云老”自谦,表明他已步入中年,但因生活的忧愁与困窘使他感到更加苍老。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借助“抽持板手”和“展小年书”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怀念,似乎在寻找年轻时的无忧无虑。阮籍的提及,暗示了对饮酒和放纵生活的反思,诗人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安宁。
在面对世俗流言时,诗人选择了叹息而不愿亲近,显示出他对世俗纷扰的淡漠和对内心世界的坚持。最后一联“还称二千石”的提及,则是对个人价值的质疑,官位与内心的满足感并不成正比,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个人经历反映出对社会和人生的广泛思考,展现了杜牧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与深邃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我反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现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在《自遣》中提到的阮籍是以什么闻名的?
A. 书法
B. 诗歌
C. 饮酒
诗中“于我意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身的生活
B. 官职的意义
C. 朋友的关系
“四十已云老”表示诗人对自己几岁感到衰老?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杜牧的《自遣》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倾向于对时局的忧虑,而杜牧则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泊与对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