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神力师院

《题神力师院》

时间: 2025-07-30 18:12:59

诗句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8:12:59

题神力师院

作者: 李颀 〔唐代〕

原文展示: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大师的形象如同神灵般杰出,五岳之巅的禅房在他面前巍峨耸立。
他手握日月的珍珠,眼前豁然开朗,能看到遥远的沧江长流。
他能随病痛而拔去万千烦恼,身心如同法王般清净。
庭院里药草繁盛,饭食散发着天花般的香气。
树影映向高阁,白天的阴影横斜在墙上。
每当听到第一义理,心中便如同琉璃般明净透彻。

注释:

  • 神杰: 神灵般的杰出。
  • 五岳: 指中国的五座名山,象征高大庄严的环境。
  • 日月珠: 比喻光明与智慧。
  • 沧江: 指长江,象征辽阔与深远的视野。
  • 法王: 指佛教中的法王,象征至高无上的智慧。
  • 药草: 指庭院中生长的草药,象征自然的恬静与和谐。
  • 琉璃光: 比喻内心的明净与智慧的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梦符,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以及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颀在神力师院的游历期间,正值其求学与修行的阶段。诗中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李颀对佛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用“大师神杰貌”描绘出一位高人形象,给人以崇高的敬仰感。而接下来的“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则暗示了修行带来的智慧和开阔的视野,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洒脱与从容。诗中不断出现的自然意象,如“药草”和“树色”,不仅描绘了环境的优美,更反映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心净琉璃光”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修行所带来的内心的明澈与光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大师的形象如神灵般杰出,展现了修行带来的气质。
    2. 手握光明与智慧,能够看见远方的宁静与辽阔。
    3. 能够超脱痛苦,内心如法王般清净。
    4. 药草遍布,显示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5. 树影映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听闻真理,心灵如琉璃般明亮。
  • 修辞手法:

    • 比喻: “手握日月珠”比喻智慧与光明。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形象化: 用自然景物传递内心感受,使诗意更加丰富。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越,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清净、超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药草: 象征自然的疗愈与和谐,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琉璃光: 代表内心的明净与智慧,显示出修行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师”象征什么? A. 高人 B. 平凡人 C. 武士
    答案: A. 高人

  2. “树色向高阁”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感受? A. 阴郁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 B. 宁静

  3. 诗中“心净琉璃光”意指什么? A. 内心的清澈与明亮 B. 外表的光彩 C. 世俗的繁杂
    答案: A. 内心的清澈与明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颀的《题神力师院》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但李颀更强调修行带来的智慧与超越,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清幽与孤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莲峰卿云次郑同舍贤韵 海珠寺 山房夜雨答方俊卿 客寓苏氏小楼 饯别伍太守希渊即席赋 暮春喜晴次李司鉴 送张九衢都帅北上时镇惠潮 友琴堂 西征别儿子梦连 己酉十一月廿七日复蒙圣恩免死释放却寄家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免 惊心吊胆 维尼龙 无情无义 齿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坎昆 巧不若拙 何乐而不为 包含毙的词语有哪些 遁天之刑 云沙 豆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详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