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饯别伍太守希渊即席赋

《饯别伍太守希渊即席赋》

时间: 2025-05-07 22:55:50

诗句

朱幡辞郡阁,白马拥江津。

化日三城晓,浓花十月春。

野歌闻德泽,朋酒见经纶。

回首棠阴下,应无剪伐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50

原文展示:

朱幡辞郡阁,白马拥江津。
化日三城晓,浓花十月春。
野歌闻德泽,朋酒见经纶。
回首棠阴下,应无剪伐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伍太守希渊的情景。朱色的旗帜在郡府的楼阁上告别,白色的马匹拥挤在江边的渡口。晨曦照耀着三座城池,十月的花朵在春风中盛开。田野间的歌曲传达着德泽,酒席上的交谈彰显了他的才华。回首棠树下,应该没有人会来砍伐。

注释:

  • 朱幡:朱色的旗帜,这里象征着官府的气派与正式。
  • 郡阁:郡的楼阁,指地方官署。
  • 白马:象征高贵与迅速,可能是送别的马。
  • 化日:晨曦,形容日出时的光辉。
  • 三城:可能指代诗人所处的城市,或比喻繁荣的景象。
  • 浓花十月春:十月的花开得如春天般繁盛。
  • 野歌:指田间的歌曲,表现地方的民风。
  • 朋酒:朋有酒的聚会,表示朋友间的欢聚。
  • 德泽:指人的德行和恩泽,表示对他人的影响。
  • 棠阴:棠树的阴影,象征着清凉与宁静。

典故解析:

"化日"可以引申为光明与希望的象征。"朋酒见经纶"中的“经纶”意指治理国家的才华与能力,表明友人间的赞美与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瑜,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瑜为送别好友伍太守希渊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伍太守希渊的依依不舍之情。开篇用“朱幡辞郡阁”引入送别的场景,朱色的旗帜在郡阁上迎风飘扬,象征着官府的庄重与盛情。接着“白马拥江津”,白马是送别的象征,这种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体现出一种豪迈与高尚的气质。

诗中“化日三城晓,浓花十月春”展现出清晨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此处的“浓花”与“春”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接着“野歌闻德泽,朋酒见经纶”则通过田野间的歌曲与友人间的酒宴,描绘出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德行的赞赏与希望。

最后一句“回首棠阴下,应无剪伐人”更是令人动容,诗人在回首时希望那里没有人来打扰,暗含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幡辞郡阁:朱色的旗帜在郡府楼阁上挥别,展现送别的庄重场面。
  2. 白马拥江津:白马在江边聚集,象征着送行的热闹与尊贵。
  3. 化日三城晓:晨曦照耀着三座城池,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4. 浓花十月春:十月的花朵如春般盛开,表达人生的美好与丰盈。
  5. 野歌闻德泽:田野间的歌曲传达着恩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6. 朋酒见经纶:朋友间的酒宴展现才华,寄托对友人的期待与赞赏。
  7. 回首棠阴下:回头望去棠树下,渴望宁静与安详。
  8. 应无剪伐人:希望那里没有人来打扰,表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朱幡辞郡阁,白马拥江津”。
  • 比喻:以“浓花”比喻友谊的繁盛。
  • 象征:白马、朱幡等意象均具象征意义,展现送别的庄重与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美好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幡:象征权力与尊重,代表着送别的庄重。
  • 白马:高贵与迅速,象征着送别的仪式。
  • 晨曦:新生与希望的象征,暗示着未来的美好。
  • 花朵:生命的繁荣与美好,象征着友谊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幡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权力与尊重
    • C. 自然
  2. “浓花十月春”意指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友谊的深厚
    • C. 生活的美好
  3. 诗人希望回首时“应无剪伐人”的意思是?

    • A.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交往
    • B. 希望友人未来平安
    • C. 希望获得更多财富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深情与不舍。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黄瑜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涉及到送别,李白的诗更加豪放,黄瑜则更细腻,情感更为深邃。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送别场景,但更注重对未来的展望,而黄瑜的诗则更强调友谊的珍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黄瑜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荔枝堂夕眺三首 其一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三首 其三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行役有叹二首 寄题彭泽王尉廨舍二境·潜玉洞 再并赋瑞香水仙兰三花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 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二十四 爱山堂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孙,枝皆千叶种也,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宛然在目 桌毡 浄泊 古自 造言生事 包含居的成语 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兴言夙驾 骈拇枝指 鳥字旁的字 玉米面 室迩人遐 足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千古不磨 香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