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41
王母歌
作者: 李颀 〔唐代〕
武皇斋戒承华殿,
端拱须臾王母见。
霓旌照耀麒麟车,
羽盖淋漓孔雀扇。
手指交梨遣帝食,
可以长生临宇县。
头上复戴九星冠,
总领玉童坐南面。
欲闻要言今告汝,
帝乃焚香请此语。
若能炼魄去三尸,
后当见我天皇所。
顾谓侍女董双成,
酒阑可奏云和笙。
红霞白日俨不动,
七龙五凤纷相迎,
惜哉志骄神不悦,
叹息马蹄与车辙。
复道歌钟杳将暮,
深宫桃李花成雪。
为看青玉五枝灯,
蟠螭吐火光欲绝。
在皇帝的华殿里,武皇正在斋戒,
片刻之间,王母就显现出来。
彩虹般的旌旗照耀着麒麟车,
羽盖湿润如孔雀的扇子。
她手指交梨,让帝王享用,
可以长生不老,直至天宇的县。
她头上戴着九星的冠冕,
统领着玉童,在南面坐着。
想要告诉你重要的话,
帝王便焚香请她说。
如果能炼化魂魄,去掉三尸,
将来就能见到我天上的皇帝。
她对侍女董双成说,
酒宴结束可以奏乐和鸣。
红霞与白日静静相对,
七龙五凤纷纷而来迎接。
可惜志气骄傲,神明不悦,
叹息马蹄与车辙的印迹。
再次道出歌声,钟声渐渐远去,
深宫中的桃李花如雪般飘落。
为了看那青玉的五枝灯,
蟠螭吐出火光,似乎要绝。
李颀,字梦阮,号东篱,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翰林学士,才华横溢,擅长五言绝句。其诗往往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王母歌》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对道教文化的热衷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诗中描绘了王母的庄严与神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王母歌》是一首典型的道教题材诗作,展现了李颀对长生不老与神秘世界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武皇斋戒、王母显现的场景,突出了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起初,王母的出现是突然而神圣的,随着霓旌和麒麟车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个华丽而超现实的场景。
诗中通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传递出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梨子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长寿相联系。接着,诗人提到“九星冠”,这一象征不仅表明了王母的身份,也暗示了她的权威。在后文中,王母告知帝王若能炼魂去三尸,便能见到天皇,体现了道教中对身心修炼的重视。
整首诗的情感在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之间流转,尤其在“惜哉志骄神不悦,叹息马蹄与车辙”一节中,表达了对人世间功名利禄的失落感与对神明不悦的反思。最后,诗中以“青玉五枝灯”和“蟠螭吐火光”作结,虽描绘了美丽的景象,却也隐含了对人间短暂与变化的感慨。
...(逐句解析可继续展开)
整首诗反映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对神秘世界的憧憬,同时也隐含对人间功名利禄的思考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哲理性与深邃的情感。
王母歌的主题是什么?
“手指交梨”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三尸”指的是什么?
答案:
以上内容为《王母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蕴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