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5:46
松枝宿雨碎滴下,
野鹤巢边多水禽。
不见蓑衣台上晒,
来人自起钓鱼心。
在松枝上残留的雨水不断滴下,
在野鹤的巢旁有许多水鸟。
看不见蓑衣在晒台上晾晒,
路过的人不禁心生钓鱼的念头。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松、鹤、水禽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代表了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徐照,字子厚,号半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以及隐居生活,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心态。
这首诗创作于徐照居住在乡村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渔钓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虽然没有看到蓑衣的晾晒,但路人却因自然的美景而产生了钓鱼的冲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徐照的《题李半村晒蓑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松枝宿雨碎滴下”引入,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宁静,松枝上的雨水滴落声清脆,给人以耳边轻响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接着提到“野鹤巢边多水禽”,进一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态和谐的美感。
而“不见蓑衣台上晒”,则暗示了诗人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虽然未见到蓑衣的晾晒,但映射出一种生活的闲适。诗的最后一句“来人自起钓鱼心”则引导出一种寓意,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们自然而然被其美景所吸引,心生钓鱼之念,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徐照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切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心态。
诗中“松枝宿雨碎滴下”中“宿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蓑衣”主要用于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传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