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2:05
水龙吟•午夜闻蛩声,时立冬数日后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宛然十月豳诗,绕床病霜天语。
才连又断,将嘶先结,疑吞疑吐。
万窍齐瘖,四更初打,缄愁谁诉。
念鳏鱼不睡,重衾尚恋,凄凉境,浑如许。
还问蚕丝尽否。想依然三星机杼。
几家懒妇,熏笼斜倚,寒衣未絮。
雨雪霏霏,闭门塞向,无声尤苦。
记秋风乍起,哀音替写,有欧阳赋。
这首诗描绘了寒冬夜晚的寂静与孤独。诗人听到秋虫的鸣声,仿佛又回到了十月的诗意之中。夜色中,床边的低语似乎是寒霜带来的病痛。声音时断时续,像是在吞吐着无尽的愁苦。四更时分,夜深人静,谁能倾诉心中的忧伤?想起孤独的鱼在水中不眠,温暖的被褥也无法消除这凄凉的境地。诗人还在问蚕丝是否已用尽,想象着依旧在织机旁的三星。几家懒妇斜倚在熏笼旁,寒衣尚未缝好。雨雪纷纷,门紧闭,四周静无声,更添苦楚。回忆起秋风初起时,哀伤的音调替代了以前的欢愉,仿佛在吟诵欧阳修的赋作。
作者介绍:陈匪石,名璧,字文德,号匪石,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冬,正值节气变换,诗人孤独之感愈加明显,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艰辛与个人情感的孤寂。
这首《水龙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孤独与寒冷。诗人以“午夜闻蛩声”引入,虫鸣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心灵孤寂的共鸣。在这静谧的夜晚,诗人回忆起十月的豳诗,仿佛在追溯往昔的美好,然而现实的寒霜与病痛无情地侵蚀着这一切。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鳏鱼不睡”和“重衾尚恋”,不仅表现了个人的孤独和对温暖的渴望,也让读者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思考着蚕丝的尽头和织女的辛劳,象征着对生活的反思与无奈。几家懒妇的形象则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沉闷与压抑,雨雪交加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声的苦楚,深刻地反映了个体在自然与社会中的无力感。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这样的情感基调让诗歌在寒冷的冬夜中更显温度,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冬夜的描写,展现了孤独、无奈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鳏鱼”象征什么?
"闭门塞向,无声尤苦"意指:
诗中的“几家懒妇”描绘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