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57
题翁卷山居二首
作者: 徐照 (宋代)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
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
引泉移岸石,栽药就园蔬。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十年前我们曾经约定,如今我却身处城市。
羡慕你能够带着孩子,在深山中自建茅屋。
引水泉水,移来岸边的石头,种植药草和园中的蔬菜。
听说在高林之外,有樵夫在静静地诵读书籍。
作者介绍:徐照,字德辉,号青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诗词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对比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悠然自得的羡慕。
《题翁卷山居二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城市生活的无奈。开头以“十年前有约”引入,立即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现实的背离。接着,诗人对友人能够在深山中自建茅屋的生活表示羡慕,传达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中描绘的“引泉移岸石”与“栽药就园蔬”,表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代表了诗人对现代生活的逃避与失望,反映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不仅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情境,还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樵人一边工作一边诵读,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与意境。
整首诗在形式上紧凑,内容上充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理想,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什么生活方式表示羡慕?
诗中提到的“樵人”是在做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