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3:32
题浯溪
作者: 徐照 〔宋代〕
知是漫郎宅,舟中闻寺钟。
小溪通正港,高石叠群峰。
绿木成春荫,荒台见古踪。
唐碑三十本,独免野苔封。
这大概是漫郎的住宅,从舟中听到了寺院的钟声。
小溪流向正港,巍峨的高石层层叠叠如群峰。
绿树成荫,春意盎然,荒废的台地上还能见到古老的痕迹。
唐代的碑文有三十块,独自免于野苔的覆盖。
作者介绍:
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往往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徐照游览浯溪时,受到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的感动,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
《题浯溪》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从舟中听到寺钟声引发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诗的前两句通过“舟中闻寺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生活情态。接下来的描写转向自然环境,描绘了小溪的流动、高石的巍峨以及绿树的繁茂,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的“荒台见古踪”和“唐碑三十本”,则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在这里,古老的碑文与自然环境交融相映,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延续与自然的永恒。整首诗在短短的字句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漫郎”可能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隐士
C. 一个地方
D. 一种植物
诗中“唐碑三十本”主要表达了:
A. 现代文化
B. 对历史的珍视
C. 自然的壮丽
D. 个人情感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怀念与自然的热爱
C. 对人生的感悟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