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6:06
悯耕者
作者: 韦庄 〔唐代〕
何代何王不战争,
尽从离乱见清平。
如今暴骨多于土,
犹点乡兵作戍兵。
这首诗在问,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没有经历过战争呢?
战争带来的离乱使得我们只能在残酷中寻找清平。
如今,尸骨比泥土还要多,
乡里的士兵仍然被迫充当戍守的兵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现象,以及农民在战乱中的悲惨命运。可以联系到《左传》中的“周公旦辅政”以及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兴衰更替,战争始终是影响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
韦庄(836年—910年),字少微,号楚峤,唐末诗人,性情中人,诗歌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在唐末五代的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常以感叹时局和个人遭遇为主题。
此诗创作于唐末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农民的苦楚,表达了对耕作人民的同情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悯耕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农民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耕作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无奈。诗的开头以反问的方式引入,强调了历史上战争的普遍性,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叹息。接着,诗人以“尽从离乱见清平”来说明,在历史的洗礼中,清平的日子似乎只是昙花一现,更多的却是离乱带来的悲惨局面。最后两句更是直白地指出如今战死的士兵尸骨横陈,与土壤的比重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而“乡兵作戍兵”的描写,则反映了普通百姓被迫卷入战争的悲惨命运,显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命运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感慨转向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使读者在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之余,也引发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耕作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愤怒,揭示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中提到“何代何王不战争”的意思是?
A. 指代只有一个朝代
B. 各个朝代都有战争
C. 战争只发生在唐代
答案:B
诗中“如今暴骨多于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士的赞美
B. 对战争的惋惜和悲痛
C.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B
乡兵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A. 志愿军
B. 普通百姓被迫参与战争
C. 专业士兵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