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1:59
游长安诸寺联句
相好全如梵,端倪只为隋。
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
段成式虽因雀变化,不逐月亏盈。
纵有天中匠,神工讵可成。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世俗事物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相好全如梵”意味着外表的美好和内在的真理相互交织,而“端倪只为隋”则暗示事情的根源与历史背景。接下来的“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和对立。最后,诗人提及变化和造物,表达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段成式(公元803年-公元863年),字德仁,号白雪,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和宗教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融,诗人通过游历长安诸寺,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愈发深刻。
这首诗以佛教的哲理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真实、争斗与和解的深刻理解。开篇以“相好全如梵”引出主题,强调了表象与内在的统一,随后通过“宁同蚌顽恶,但与鹬相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执,表达出一种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无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特别是“雀变化”和“天中匠”,不仅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也蕴含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造物主的敬畏。整首诗风格清新,意象生动,既有哲学的深度,又不乏诗意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变迁和人性之间的争执,同时反映了对命运的思考,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真实的追求。
“相好全如梵”中的“梵”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蚌顽恶”是指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