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9:25
采莲曲
作者:贺知章 〔唐代〕
稽山罢雾郁嵯峨,
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
别有中流采芰荷。
在稽山上雾气散去,山色显得郁郁葱葱,
湖面如镜,风平浪静也能泛起涟漪。
不要说春天的美丽已经消逝,
在水中央还有人采摘芡实和荷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采莲”是一种古老的活动,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常常与春夏的繁华联系在一起。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夔叟,唐代诗人,以其诗作清新脱俗而著称,尤以《咏柳》最为人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采莲曲》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热爱。
《采莲曲》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贺知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诗的开头描写了稽山在雾散之后的巍峨,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接着,通过“镜水无风也自波”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水面虽然没有风,但微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春的悸动。
“莫言春度芳菲尽”一句,直白地回应了春天的短暂和美丽的流逝,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反而强调“别有中流采芰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结尾留给人们一种希望,生命总有新的美好值得去追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莫言春度芳菲尽”中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草
B. 秋天的果实
C. 冬天的雪花
D. 夏天的阳光
“镜水无风也自波”体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寂静的美
B. 热闹的景象
C. 悲伤的情绪
D. 动荡的局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失落
B. 珍惜
C. 忽视
D. 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