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26
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
黄昏时分,衔着花的飞鸟归巢,明亮的月光下,溪水映出青翠的山峦。
遥远处知道玉女窗前的树木,若不是仙人,谁能攀登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况,字德清,号山人,唐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夜中望仙观》是在一个清静的夜晚,诗人凝视着皎洁的月光下的山河,心中浮现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正值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夜中望仙观》以其清新明快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黄昏时飞鸟归巢的场景,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接着,月光下的溪水映衬出青山的轮廓,显得宁静而美丽,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玉女窗前树”,不仅延续了对自然美的描绘,更引入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的“玉女”象征着一种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而“不是仙人不得攀”则暗示了这一理想的不可及性。诗人在表达对理想追求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显示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日暮衔花飞鸟还:描绘了黄昏时分,鸟儿叼着花朵回巢的生动画面,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月明溪上见青山:在月光照耀下,溪水映出青山的轮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遥知玉女窗前树:诗人遥想玉女窗前的树,暗示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是仙人不得攀: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这一理想的不可得性,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流露出对现实不可得性的感慨,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衔花飞鸟”指的是什么?
“月明溪上见青山”中的“月明”象征什么?
“不是仙人不得攀”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