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39
客来何闻,客去何嗔。左右前后惟此君。德不孤,必有邻。
客人来到这里,听到的都是我满心的欢喜;客人离去时,我却没有半分怨恨。身边的人,前后左右,只有你一位朋友。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邻居。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颜渊》。这句话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品德高尚的人自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相伴,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联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风趣幽默、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此诗作于杨万里隐居于竹斋期间,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对品德的看重,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竹斋操》是杨万里在隐居生活中对友人情谊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以“客来何闻,客去何嗔”开篇,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热情和离去的淡然,体现了他对待友谊的宽容与洒脱。接下来的“左右前后惟此君”,则将焦点锁定在一位特别的朋友身上,暗示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知己是多么难能可贵。
“德不孤,必有邻”则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讲述了道德与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认为只要自身品德高尚,自然会有人愿意接近和陪伴。整首诗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道德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的“德不孤,必有邻”意指什么?
“左右前后惟此君”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