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

时间: 2025-05-02 02:57:33

诗句

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背溪。

拶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7:33

原文展示:

人家争住水东西,不是临溪即背溪。拶得一家无去处,跨溪结屋更清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水边建房的情景,大家都争着在水的两边居住,若不是面对溪水就是背对溪水。这样一来,一家人似乎没有什么去处,索性在溪水上搭建房屋,显得更加新奇独特。

注释:

  • 人家:指的是居民或家庭。
  • :争着,表示激烈的竞争。
  • :居住。
  • 水东西:水的两旁,东西两侧。
  • 临溪:面对溪水。
  • 背溪:背对溪水。
  • :夹住,挤压的意思。
  • 无去处:没有可以去的地方。
  • 跨溪:跨越溪水,指在溪上搭建房屋。
  • 结屋:搭建房屋。
  • 清奇:清新而奇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闻名,诗风清新、自然,擅长通过细腻的观察描写自然景物,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因山水之美而生灵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通过描绘人们在水边的居住方式,展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的“人家争住水东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珍视,也揭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强调居住的便利,而是突出了水边居所的独特性与新奇感。

诗的最后一句“跨溪结屋更清奇”,展现出一种创新的居住方式,似乎在提倡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家争住水东西:描绘了人们为了水的便利而争相在水边居住的热闹场景。
  2. 不是临溪即背溪:进一步指出居住的选择,强调水边的生活方式。
  3. 拶得一家无去处:表现出居住的局限性,似乎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4. 跨溪结屋更清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创造性。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临溪”与“背溪”的对仗,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比喻:将居住环境与水的关系比喻成一种生活的选择。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找独特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和灵动,代表自然的恩赐。
  • :象征着温暖和归属感。
  • :代表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家争住水东西”表达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人们在水边居住
    • B. 人们在山上居住
    • C. 人们在城市居住
    • D. 人们在沙漠居住
  2. “跨溪结屋更清奇”中的“更清奇”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的便利
    • B. 居住的独特性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的努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山水诗和李白的山水诗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杨万里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李白则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多丽 别恨 多丽(寿刘帅) 多丽·黄鹤楼怀古 多丽 扬州 多丽 为李云田题周少君宝镫坐月浣花图和董文友韵 多丽 冬夜病卧不寐,倚枕赋此 多丽 暑夕思乡 多丽 送叶慕庐南归 多丽 积雨兼旬,忽放晴霁,是日由固口回城,舆中口占 多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光溢彩 己字旁的字 至臣 居宅 矛字旁的字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空域 釒字旁的字 拔帜易帜 马字旁的字 殷殷勤勤 邵平瓜 狐疑不定 攴字旁的字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