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时间: 2025-04-27 18:18:14

诗句

刬地轻寒春渐去。

飞絮流尘,黯黯天涯暮。

蔓草斜阳愁远路。

莺花身世东风误。

自抱梨云和梦住。

峭月危栏,梦里昏鸦语。

遮眼屏山山外雾。

江山却被残红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8:14

原文展示: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
作者: 黄咏雩

刬地轻寒春渐去。
飞絮流尘,黯黯天涯暮。
蔓草斜阳愁远路。
莺花身世东风误。
自抱梨云和梦住。
峭月危栏,梦里昏鸦语。
遮眼屏山山外雾。
江山却被残红污。


白话文翻译:

春天渐渐远去,地面上微寒。
飞舞的柳絮和飘散的尘埃,映衬着黯淡无光的天边黄昏。
蔓生的野草在斜阳下让人感到忧愁,路途遥远。
莺鸟与花儿的身世,竟被东风所误。
我孤独地在梨花的云雾中,寄托着我的梦境。
峭壁上的明月微微摇曳,梦中似乎听见昏鸦的低语。
视线被山外的雾气遮挡,
祖国山河却被残败的花瓣所玷污。


注释:

字词注释:

  • : 清理、除去,指春天的残留物。
  • 轻寒: 微微的寒意。
  • 飞絮: 指柳絮,春天时飞扬的柳树绒毛。
  • 黯黯: 昏暗、忧郁的样子。
  • 蔓草: 指蔓生的草,象征生命的顽强和隐忧。

典故解析:

  • 东风误: 东风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但这里的“误”字则暗示春天带来的误解与无奈,可能隐含对时局的无奈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迷茫。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1942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民众苦难。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飞絮与斜阳,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蝶恋花·壬午,一九四二年》是一首充满忧伤和对现实深思的作品。诗人通过春天的渐行渐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头的“刬地轻寒春渐去”,直接捕捉了春季即将结束的气息,而“飞絮流尘,黯黯天涯暮”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无尽的忧伤。飞舞的柳絮与尘埃,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现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蔓草斜阳愁远路”中,蔓草和斜阳都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艰辛,似乎在述说着人生的难以捉摸。紧接着的“莺花身世东风误”,则探讨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暗示着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与被误导的悲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峭月危栏,梦里昏鸦语”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孤独感,昏鸦的低语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未解的梦境。而最后一句“江山却被残红污”,则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暗示着国家的沦丧与个人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忆,也折射出时代的苦难与对未来的迷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刬地轻寒春渐去:春天逐渐消逝,但地上仍留有寒意,反映出时光的无情。
  2. 飞絮流尘,黯黯天涯暮:柳絮与尘埃飞舞,映衬着黄昏的黯淡,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3. 蔓草斜阳愁远路:蔓生的草在斜阳下引发远行的愁绪,象征着生命的艰辛。
  4. 莺花身世东风误:莺花的命运被东风所误,暗含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5. 自抱梨云和梦住:诗人寄情于梨花云雾中,自得其乐,然而又显孤独。
  6. 峭月危栏,梦里昏鸦语:在月光下,梦中的鸦声低语,暗示着内心的不安与无助。
  7. 遮眼屏山山外雾:视线被山外的雾气遮挡,象征前途的迷茫。
  8. 江山却被残红污:国家的美好被残败的花瓣所玷污,表露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絮、飞尘比拟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
  • 拟人:如“昏鸦语”,让鸦声似乎有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常用对仗,增强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脆弱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开,情感基调深沉且富有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叹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是渐行渐远的失落。
  2. 飞絮:自然之美,亦象征着无常与逝去。
  3. 斜阳:黄昏时分,象征着人生的暮年与无奈。
  4. 莺花:美好与青春,但又被命运所误。
  5. 峭月:孤高与清冷,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瓣
    B. 柳树的绒毛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B

  2. “江山却被残红污”中的“残红”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国家生灵涂炭
    C. 一种美好的景象
    答案: B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与渴望
    B. 忧伤与怀念
    C. 无所谓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
  • 《红楼梦》中的诗词: 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黄咏雩的《蝶恋花》,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柔美,而黄咏雩则充满了对现实的深思与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对近现代诗歌的收录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解读与技巧分析。

相关查询

折花赠内并代答(二首) 折花赠内并代答(二首) 壶中二色桃花 花开 隔帘听歌 陌上桑 残雪 江村寒食 闻雪坡将还吴门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芝艾并焚 所到之处 鲁壶 西字头的字 瓦字旁的字 叽叽喳喳 包含窜的成语 交宫 弃瑕忘过 目字旁的字 燎如观火 见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碾硙 眼明手快 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营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