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登汉阳伯牙琴台

《蝶恋花 登汉阳伯牙琴台》

时间: 2025-05-04 00:47:08

诗句

荷叶已枯莲藕老。

秋意迢迢,魂断汉阳道。

莫上琴台吟复吊。

曲高自古知音少。

天涯我亦伤怀抱。

独倚危栏,志亟闲鸥小。

广厦万千心事渺。

侏儒日夜忧温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08

原文展示:

荷叶已枯莲藕老。秋意迢迢,魂断汉阳道。莫上琴台吟复吊。曲高自古知音少。天涯我亦伤怀抱。独倚危栏,志亟闲鸥小。广厦万千心事渺。侏儒日夜忧温饱。

白话文翻译:

荷叶已经枯萎,莲藕也老了。秋天的气息渐渐浓厚,思绪在汉阳的道路上飘荡而断裂。不要再去琴台上吟唱和哀悼。自古以来,能够理解高雅曲调的人少之又少。即使身在天涯,我也感到伤怀。独自倚着高栏,志向渐渐渺小。无数的房屋中,心事也显得微不足道。矮小的人日夜忧虑着温饱的问题。

注释:

  • 荷叶已枯:指荷叶枯萎,象征衰老和凋零。
  • 魂断汉阳道:形容思念之深,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
  • 琴台:指古代弹琴吟唱的地方,象征艺术和情感的寄托。
  • 知音少:意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非常少,表达孤独感。
  • 危栏:指高处的栏杆,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侏儒:形容人矮小,可以引申为微不足道。

典故解析:

“知音”典故源于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强调了真正理解和欣赏音乐的朋友是多么难得。“汉阳道”指的是汉阳地区,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杏佛,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独特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

诗歌鉴赏:

《蝶恋花 登汉阳伯牙琴台》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词作。诗人在描绘秋天凋零的自然景象时,感悟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中“荷叶已枯莲藕老”,不仅描绘出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衰退,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魂断汉阳道”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离别的痛苦,引发读者的共鸣。

“莫上琴台吟复吊”一句,似乎在劝诫自己,不要再沉浸于往日的悲伤中,而是应当理智地面对现实。然而,紧接着的“曲高自古知音少”则再次揭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珍贵与稀少。诗人在远方的孤独感愈加显著,“天涯我亦伤怀抱”,孤独的身影在广厦万千中显得渺小无助。

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提到“侏儒日夜忧温饱”,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底层人们生存状态的关心与同情。整首词作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维与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荷叶已枯莲藕老:描写衰败的自然景象,象征时光流逝。
    2. 秋意迢迢,魂断汉阳道:秋天的气息带来思念,表达对故土的怀念与忧伤。
    3. 莫上琴台吟复吊:劝诫自己不要再沉溺于过去的哀伤。
    4. 曲高自古知音少:高雅的艺术难以被理解,突显孤独。
    5. 天涯我亦伤怀抱:即使在远方,仍感到无尽的悲伤。
    6. 独倚危栏,志亟闲鸥小:自我反思,志向变得渺小。
    7. 广厦万千心事渺:繁华背后,心事如烟。
    8. 侏儒日夜忧温饱:对底层人民生活苦楚的关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叶与莲藕的枯萎比拟生命的衰落。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展现内心的孤独。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使得语言更为优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困境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荷叶:象征衰老与逝去的美好。
  • 琴台:代表艺术与情感的寄托。
  • 秋意:象征着思念与伤感的情绪。
  • 侏儒:代表社会底层的困境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知音少”是指:

    • A. 理解自己的人少
    • B. 故事的传说
    • C. 音乐的曲调
    • D. 秋天的气息
  2.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喜悦
    • B. 愤怒
    • C. 伤感
    • D.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侏儒”象征:

    • A. 社会底层的人民
    • B. 诗人的志向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杨杏佛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而杨杏佛则更沉静细腻。两者在情感表现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集》
  • 《杨杏佛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联一十六韵以寄之 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 还丹可成诗联句 琴曲歌辞。风入松歌 宿吴匡山破寺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 送梁拾遗肃归朝 酬秦山人赠别二首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良药苦口 囚首垢面 龠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包含偿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谳正 矛字旁的字 冤狱 燕幕自安 你死我生 浩如烟海 言简意少 三浴三衅 共变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